[发明专利]血压模拟器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2385.1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张忠立;林正皓;冯齐斌;刘贝贝;徐煦;秦亭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压 模拟器 性能 测试 装置 方法 | ||
一种血压模拟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动态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血压模拟器;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态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该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的采样频率至少为100kHz,远高于所述血压模拟器的工作频率。该血压模拟器用于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的计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量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压模拟器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人体血压计,是关乎国计民生、医疗安全的重要计量器具。而血压模拟器则是用于评价基于示波法血压计的应用最广、最为主要的计量标准器具。因此,血压模拟器的计量性能测试技术在血压计的量值溯源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一种血压模拟器性能测试装置,该该血压模拟器用于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的计量。试装置包括:
微处理器;
动态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血压模拟器;
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态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该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的采样频率至少为100kHz,远高于所述血压模拟器的工作频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测试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测试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测试装置对脉搏包络线分析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血压模拟器一般由输入输出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压力发生单元等组成,使用时将模拟器与血压计经由内置或外置的袖带相连接,根据模拟器内部预设的脉搏波-袖带压力-血压值的对应关系,产生一组脉搏波,使相连的血压计捕捉其产生的压力脉动,从而模拟人体血压。
随着血压计测量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国际建议OIML R 149-1中已将无创血压计的示值误差要求提高到了±3mmHg。因此对血压模拟器计量性能要求也应相应提高,其示值重复性的要求需要提高到±1mmHg才能对符合国际建议的无创血压计进行检测,而通过现有检测技术和装置已无法对该精度的血压模拟器进行检测。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针对血压模拟器的静压范围及误差、模拟血压范围及模拟血压示值重复性等参数,公开了一种便携、集成的性能测试装置,以保证血压模拟器的量值溯源准确可靠,进而维护了基于示波法的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的量值溯源链。
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血压模拟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动态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输入端通过软管连通所述血压模拟器;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态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该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的采样频率至少为100kHz,远高于所述血压模拟器的工作频率;显示器,用于显示测试结果;操作面板,用于对测试过程的参数设置和控制。该血压模拟器用于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的计量。
所述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静态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静压测试。如图2所示。静压检测时,血压模拟器需要通过连接三通,再连接静态压力传感器或者标准压力计、静压测试容器,静压测试容器有固定的内容积(500mL),用于模拟血压计的充气袖带部分。静压测试容器可以直接安装在所述测试装置内。
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一种血压模拟器性能测试装置,包含几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2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时评估喷射阀参数的视觉系统及视觉方法
- 下一篇:家庭生活废水再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