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紧凑型急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2776.3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峰;周永贤;章利伟;陈纪赛;张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50;F23J15/06;F22B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紧凑型 装置 | ||
一种移动式紧凑型急冷装置,包括急冷室、雾化装置、蒸发装置、净水箱和浊水箱,装置采用卧式结构,上部为急冷室,下部为一体化的净水箱和浊水箱,急冷室通过回水管路及二次水泵组与浊水箱连接,急冷室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急冷室内部靠近烟气进口的位置安装蒸发装置,急冷室的左右两侧设置雾化装置,一体化的净水箱和浊水箱内镶嵌急冷供水泵组和二次水泵组,急冷供水泵组通过管路与雾化装置连通,二次水泵组与蒸发装置通过管路连通。本装置通过将单流体精细雾化技术、烟气整流技术和循环汽化技术应用于移动式紧凑型急冷装置中,实现了在极小的紧凑空间内,完成急冷装置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急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紧凑型急冷装置。
背景技术
急冷装置通常用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置后的尾气处理工艺。根据相关规范如:HJ/T176《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技术规范》等规定“焚烧废物产生的高温烟气应采取急冷处理,使烟气温度在 1.0 秒钟内降到 200℃以下”。
传统的急冷装置一般为固定塔式结构,内部铺设耐酸浇注料。烟气采用上部进入,同时从顶部采用气雾喷枪喷入雾化的液滴,烟气在从上至下的流道内迅速冷却至200℃以下。沉降后的结冷灰通过卸灰阀收集至底部容器内。为保证雾化效果,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压缩空气进行雾化急冷水,另一方面需要较大冷却距离。设备分散布置,重量大,体积臃肿。无法实现紧凑式撬装布置。
目前随着国内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应对疫情和处置偏远地区小范围垃圾及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置需求,构建应急救援体系,急需移动式焚烧装置进行配套。因此实现尾气处理装置的移动化和撬装化迫在眉睫。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的急冷塔虽然运行稳定、结冷效果尚好,但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体积庞大,笨重,无法实现移动和撬装;2、对200~500倍体积压缩空气配合,对配套设备依赖高,不利于整体实现移动和撬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紧凑型急冷装置,通过将单流体精细雾化技术、烟气整流技术和循环汽化技术应用于移动式紧凑型急冷装置中,实现了在极小的紧凑空间内,完成急冷装置的布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紧凑型急冷装置,包括急冷室(1)、雾化装置(2)、蒸发装置(3)、净水箱(4)和浊水箱(5),装置采用卧式结构,上部为急冷室(1),下部为一体化的净水箱(4)和浊水箱(5),急冷室(1)通过回水管路及二次水泵组(9)与浊水箱(5)连接,急冷室(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烟气进口(6)和烟气出口(7),急冷室(1)内部靠近烟气进口(6)的位置安装蒸发装置(3),急冷室(1)的左右两侧设置雾化装置(2),一体化的净水箱(4)和浊水箱(5)内镶嵌急冷供水泵组(8)和二次水泵组(9),急冷供水泵组(8)通过管路与雾化装置(2)连通,二次水泵组(9)与蒸发装置(3)通过管路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雾化装置(2)包括一次控制阀(10)、一次雾化喷嘴(11)、二次控制阀(12)和二次雾化喷嘴(13),雾化装置(2)设置于急冷室(1)内从前往后多级不知,一次控制阀(10)通过管路伸入急冷室(1)内连接一次雾化喷嘴(11),二次控制阀(12)通过管路伸入急冷室(1)内连接二次雾化喷嘴(13)。
进一步的,蒸发装置(3)包括二次水分配器(14)和多级整流蒸发器(15),二次水分配器(14)和多级整流蒸发器(15)与回水管路相连,二次布水分配器(14)的管道上均匀制作多个开孔,多级整流蒸发器(15)采用多级溢流折边钢槽形成过个蒸发表面,各级之间前后交错,二次水从顶部进去,逐级从上一级溢流至下一级。
进一步的,急冷供水泵组(8)采用两台多级高压水泵,多级高压水泵采用自动回流阀控制水泵出口的流量,水泵出口的总管上装有流量计和精细过滤器。
进一步的,二次水泵组(9)采用污水泵,出口处安装两台过滤器,过滤器前后装有差压变送器,根据阻力定期自动反洗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27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