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蛔甙在制备H.bacteriophora H06线虫产量制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3233.3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6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谷星慧;王杰;屈玲;黄智华;曹莉;韩日畴;李江舟;崔永和;周文兵;刘珏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孙敏 |
地址: | 653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bacteriophora h06 线虫 产量 制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蛔甙在制备促进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感染期线虫产量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相比于作为对照的无菌PBS,蛔甙能够显著地提高H.bacteriophora H06感染期线虫产量。因此,在线虫大量培养过程中,可以使用蛔甙大幅提升H.bacteriophora H06感染期线虫产量,为商品化生产具有成本优势的H.bacteriophora H06线虫提供了核心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蛔甙在制备H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 H06线虫产量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线虫是业已广泛用于防治农林、牧草、花卉和卫生等领域的害虫的天敌类杀虫制剂。这类线虫以3龄感染期虫态主动搜索寄主昆虫,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安全,可规模化生产。昆虫病原线虫以感染期虫态随寄主食物或从昆虫的自然开口(如肛门、气门)、节间膜进入昆虫体内,随后释放肠腔中携带的Xenorhabdus属(与斯氏线虫Steinernema共生)或Photorhabdus属(与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共生)共生细菌致死昆虫。然后线虫利用共生细菌转化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繁殖后代。
目前昆虫病原线虫培养方法主要有活体培养(In vivo)和离体培养(In vitro)。活体培养技术是利用昆虫寄主来培养昆虫病原线虫,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大蜡螟幼虫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离体培养主要包括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固体培养是在含有海绵填充剂的培养基中加入单一共生细菌和无菌线虫构建的。液体培养主要是应用发酵罐系统培养昆虫病原线虫。不论是使用固体还是液体培养方法,昆虫病原线虫商业化培养的技术关键是如何获得高产量的线虫和降低线虫成本。
线形动物普遍存在的蛔甙类Ascarosides信息物质在调节线虫的聚集、趋避、交配、多尔态(Dauer)形成及扩散传播等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发明发现,蛔甙可提高H.bacteriophora H06线虫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蛔甙在提高H.bacteriophora H06线虫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蛔甙能提高昆虫病原H.bacteriophora H06线虫的产量。
因此,本发明提供蛔甙在制备提高昆虫病原H.bacteriophora H06产量制剂中的应用(即蛔甙在提高H.bacteriophora H06线虫产量中的应用),所述的蛔甙,其结构式如式1中ascr#1、ascr#2、ascr#3、ascr#5、ascr#6、ascr#7、ascr#8、ascr#9、ascr#10、ascr#11、ascr#12所示任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H.bacteriophora H06线虫产量的方法,是将蛔甙添加到加入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H06共生细菌的H.bacteriophora H06线虫培养基中,促进线虫繁殖从而获得更高的线虫产量。
所述蛔甙的结构式如式1中ascr#1、ascr#2、ascr#3、ascr#5、ascr#6、ascr#7、ascr#8、ascr#9、ascr#10、ascr#11、ascr#12所示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3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