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轨型面修复用辊压成型装置及辊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4104.6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剑锋;何轩;王栋;时迎港;尚虎城;张晋府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31/18 | 分类号: | E01B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刘翠芹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修复 用辊压 成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轨型面修复用辊压成型装置及辊压方法,其包括空气压缩机、第一电机、导轨、进气管、气压升降机、出气管、辊压装置、连接块、第一滑块、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二滑块、第二电机、第二导轨、激光器连接块、激光扫描仪、导轨连接板、辊轮电机连接块、固定板、辊轮电机以及传动轴。本发明的辊压装置的辊轮电机启动后通过传动轴传递力给滚动轴承带动辊轮旋转,完成辊压这一工序,辊轮设计成与轨道上表面相契合的形状,以便使辊轮与待修复轨道表面接触充分,使辊压成型的质量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轨修复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钢轨型面修复用辊压成型装置及辊压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高速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大轴度、高密度、高速度使得钢轨的表面损伤日益严重,未来几年,轨道的损伤将逐步进入高峰期,研究轨道延寿技术将是我国铁路运输所要面临的关键任务,这对保障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行、节约运输成本有着重要作用。针对现有的轨道修复技术要求以及应用情况,由于我国现有的铁轨的里程很长,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实现轨道在外的智能化在线修复势在必行。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检测技术以及激光熔覆技术已经越发成熟,应用在轨道修复中,可以大大降低人工修复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同时可以通过扫描图像分析缺陷类型,智能化的进行修复。但是要很好的契合各种不同类型的轨道损伤修复,需要设计一辆智能化的轨道表面损伤修复小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钢轨型面修复用辊压成型装置,其能够更好的对修复后的轨道进行辊压与监测,辊压装置的辊轮电机启动后通过传动轴传递力给滚动轴承带动辊轮旋转,完成辊压这一工序,辊轮设计成与轨道上表面相契合的形状,以便使辊轮与待修复轨道表面接触充分,使辊压成型的质量更好。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钢轨型面修复用辊压成型装置,其包括空气压缩机、第一电机、第一导轨、进气管、气压升降机、出气管、辊压装置、第一连接块、第一滑块、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二滑块、第二电机、第二导轨、激光连接块、激光扫描仪、导轨连接板、辊轮电机连接块、固定板、辊轮电机以及传动轴,
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安装在底盘两侧的凹槽内部,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丝杠穿过第一滑块后与第一电机连接后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气压升降机连接,所述气压升降机与所述辊压装置连接,所述辊压装置与待修复轨道表面贴合,
所述第二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的轨道内,所述第二丝杠穿过第二滑块后与第二电机连接后安装在第二导轨上,所述激光连接块嵌入所述第二滑块内部,所述激光扫描仪固定在所述激光连接块上,所述第二导轨借助于导轨连接板与底盘连接,所述辊轮电机借助于辊轮电机连接块与第二滑块连接并借助于所述固定板进行固定,所述辊轮电机进一步借助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辊压装置连接,从而带动所述辊压装置运动,
辊压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与轨道表面相贴合的,在任何一侧的激光扫描仪扫描到轨道存在损伤时,修复车停止运行,第二电机启动通过第二丝杠带动第二滑块运动从而使激光扫描仪开始工作,在给定的导轨行程内进行往复移动,确定最终工作区域,并根据激光扫描的结果确定损伤类型,确定修复方案,激光修复装置开始工作,待激光修复工作完成后,同轴送粉器从保温罩中自动移出,第一电机开始工作通过第一丝杠带动第一滑块开始工作,带动空气压缩机、辊轮电机、辊压装置以及气压升降机到达工作区域对激光修复后的轨道表面处进行辊压,此时气压升降机与辊轮电机开始启动,气压升降机使辊轮装置与待修复轨道表面充分接触,辊轮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辊压装置工作,使激光修复后的熔覆表面辊压成型,辊压过后第一电机工作使带动空气压缩、辊轮电机、辊压装置以及气压升降机回到初始位置,之后第二电机启动,激光扫描仪在确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扫描,以判断轨道修复工作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开始下一段轨道的修复,若不满足要求则重复上述修复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4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