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4232.0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40152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互联网 边缘 计算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定位架、散热机构、定位销、接线口,定位架内壁嵌固卡合于主体外壁,散热机构下端外壁嵌固卡合于主体上端外壁,定位销外壁嵌固卡合于散热机构内壁,接线口后端外壁嵌套固定于主体内壁,本发明在连接至线路并完成组网,实现设备的连接后,在厂房内部的生产流水线进行不断的生产工序以及设备自身的计算时,所产生的热能会传导作用至设备的任意表面,在热能上升至一定程度后,会被散热机构所吸附,并通过热能的作用而驱使散热机构开启,开启的散热机构可令设备的整体进行开启,令内部的部分元器件可直接与外部空气进行接触,从而加速设备的热交换对设备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互联网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装置。
背景技术
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从而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在其应用于工业互联网时,因现有工业在飞速的发展,厂房内部所采用的生产方式也大规模的从人工改变为生产流水线,而生产流水线是通过多种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过不同的设备对物料进行不同的加工,通过持续不断的工序对物料进行生产从而完成生产,但因现有网速提高的情况下,现有的流水线设备通常都连接装配有网络功能,通过网络而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并实现远程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但因厂房内部范围过大并且设备过多,在使用网络对设备进行操作时,无法完全覆盖,从而采用边缘计算装置对网络进行传输,但因厂房内部较为封闭,并且因生产设备的运行会产生热能,造成厂房内部的温度较高,在温度升高时,边缘计算装置的计算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热能,而厂房内部的高温会导致计算装置无法良好的与外部环境进行热能交换从而进行降热,在温度过高时,计算装置会启动自我保护程序从而进行降频,出现网络断流限流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装置,解决了因厂房内部范围过大并且设备过多,在使用网络对设备进行操作时,无法完全覆盖,从而采用边缘计算装置对网络进行传输,但因厂房内部较为封闭,并且因生产设备的运行会产生热能,造成厂房内部的温度较高,在温度升高时,边缘计算装置的计算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热能,而厂房内部的高温会导致计算装置无法良好的与外部环境进行热能交换从而进行降热,在温度过高时,计算装置会启动自我保护程序从而进行降频,出现网络断流限流的情况的问题。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定位架、散热机构、定位销、接线口,所述定位架内壁嵌固卡合于主体外壁,所述散热机构下端外壁嵌固卡合于主体上端外壁,所述定位销外壁嵌固卡合于散热机构内壁,所述接线口后端外壁嵌套固定于主体内壁;
所述散热机构由卡位环、密封板、开启装置组成,所述卡位环后端外壁贴合固定于主体前端表面,所述密封板外壁活动配合于卡位环内壁,所述开启装置前端外壁嵌固卡合于密封板后端外壁表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开启装置由弯折装置、带动弧杆、拉动器组成,所述弯折装置两端外壁嵌固卡合于带动弧杆之间外壁,所述拉动器前端外壁卡合连接于带动弧杆后端外壁,所述带动弧杆前端表面贴合固定于密封板后端外壁,所述带动弧杆其结构为圆弧状结构,共设有两个,镜像排列于拉动器两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弯折装置由折叠器、定位杆、横杆组成,所述折叠器两端外壁嵌固卡合于横杆之间,所述定位杆前后两端外壁焊接固定于横杆两端内壁,所述横杆内壁活动配合于带动弧杆之间外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折叠器由对磁环、环壳、定位套条、连板、定位柱组成,所述对磁环两端外壁嵌固卡合于连板之间,所述环壳上下两端内壁活动配合于定位套条外壁,所述定位套条两端内壁嵌套固定于定位柱外壁,所述连板后端外壁贴合配合于环壳前端表面,所述定位柱后端外壁嵌固固定于环壳前端表面,所述对磁环共设有四根圆弧状弧杆,其中两两为一组,组合为圆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未经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4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