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碰撞检测系统和方法、进排气试验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6238.1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1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巫朝君;卢翔宇;胡卜元;孔鹏;陈辅政;徐彬彬;孙福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G01M9/06;G01M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李康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检测 系统 方法 排气 试验 | ||
本发明适用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碰撞检测系统和方法、进排气试验检测系统,其中,碰撞检测系统包括非接触密封装置、电源、电压取样电阻、测压稳压装置和电压检测采集装置,非接触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端和第二密封端,第一密封端和第二密封端非接触连接,第一密封端、第二密封端、电源和电压取样电阻串联;测压稳压装置与电压取样电阻并联,测压稳压装置与电压检测采集装置连接。本发明的非接触密封装置的碰撞检测系统具有试验效率高、可靠性高和响应迅速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碰撞检测系统和方法、进排气试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飞行器的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研究飞行器动力装置的进/排气气流对飞行器整体气动特性的影响,进而模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气动性能,为飞行器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现有技术中研究飞行器气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风洞中开展进/排气试验,具体的,在进/排气风洞试验时,需要模拟飞机动力装置工作时的进气气流和排气气流,而采用引射式流量模拟器进行模拟,是实现飞行器动力装置的进/排气气流模拟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兼具技术风险低和节约成本双重优势。
当采用引射式流量模拟器进行进排气气流模拟时,如本申请人已发表的论文“战斗机进排气一体化试验数据修正方法”中公开的引射器射流模拟推进系统,该系统中由于试验模型固定在天平的浮动端(载荷感受端),与安装在天平固定端的引射式流量模拟器及支撑装置完全脱离,就保证了对试验模型的内流模拟,又实现了试验模型同辅助装置之间的载荷传递物理隔离。所以,在进/排气风洞试验中,可以实现消除由外部的物理接触引起的非气动力载荷混杂在模型气动力载荷中的目的,由天平直接测量到试验模型干净的气动力载荷数据。
但是,上述方法会面临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密封效果,密封装置的密封槽宽度需尽可能的小,而试验过程中模型在某些试验条件下受到的气动力载荷较大,天平浮动端的弹性变形位移较大,可能导致密封装置的前/后端发生了接触或碰撞,此时天平测量得到的结果数据中就包含了部分非气动力载荷,且无法辨识出来;(2)每次试验过程中,不能实时判定密封装置是否发生了接触或碰撞,以及何时发生的接触或碰撞;(3)现有对部分非气动力载荷的识别主要通过人工根据相似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对比,采用人工对比的方式存在试验效率低下、实验成本高、试验结果准确性低且可能存在误判的劣势。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下:
1.由于现有技术中非接触密封装置的密封槽宽度窄,在气动力载荷较大的试验条件下,天平浮动端的弹性变形位移较大,可能导致非接触密封装置的两端发生接触或碰撞,从而使天平的测量结果中包含了非气动力载荷,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
2.现有技术对非气动力载荷的识别和辨认主要通过人工对多个相似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辨认,极大影响了试验效率,增大试验成本,同时人工辨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很容易导致误判,并且人工辨认也难以辨认出轻微碰撞或接触带来的非气动力载荷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碰撞检测系统和方法、进排气试验检测系统,具有试验效率高、可靠性高和响应迅速的优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密封装置的碰撞检测系统,包括非接触密封装置、电源、电压取样电阻、测压稳压装置和电压检测采集装置:
所述非接触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端和第二密封端,所述第一密封端和所述第二密封端非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端、所述第二密封端、所述电源和所述电压取样电阻串联;
所述测压稳压装置与所述电压取样电阻并联,所述测压稳压装置与所述电压检测采集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检测采集装置依次包括电压采集模块、诊断模块、报警指令发送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6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止差速器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尾气污染物电加热DPF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