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化器追频软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7429.X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尔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7/08 | 分类号: | H03K7/08;H03M1/12;H03K17/687;B05B12/00;B05B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泰正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5 | 代理人: | 缪太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器 软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器追频软件,包括震荡升压电路、电源和电流采样电路,震荡升压电路包括PWM信号、三极管Q1、三极管Q3和震荡升压电感L1,PWM信号控制三极管Q1和三极管Q3形成图腾柱对管产生震荡信号,PWM信号控制MOS管Q2和震荡升压电感L1形成震荡升压电路,检流电阻R14、检流电阻R15和检流电阻R16并联形成采样电路,单片机采集到电流变化曲线,通过智能追频软件算法调整输出频率,同时检测电流是否超标,系统则做出缺水保护,雾化驱动电路,24V输入端和GND端构成雾化器追频电路的电源输入部分,雾化输出正极和雾化输出负极工作使水产生雾化效果,这种方式能够保持雾化效果和工作效率处于理想状态,使其能够满足较高要求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追频软件。
背景技术
雾化技术是现阶段较为完善的技术,能量的转化率和水雾的均匀程度都远胜于传统的加压雾化技术,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美容、医疗等领域,其行业特殊性要求雾化器能够将水分子直径打碎至纳米级别,所以对雾化器的工作频率和产品一致性要求较高。从理论上说,电路中的控制信号频率与雾化片的最佳工作频率一致,即应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雾化片本身的性质和生产技术的局限性,导致每一个雾化片实际的最佳工作频率点不是精准的设计值,由测试数据和生产经验知是在目标值两侧的正态分布,因此并不能保证每个电路都可以在相同的开关频率上形成最佳的振荡回路
对于上述问题,现阶段市场上销售的雾化器产品大多数都选择忽视这个问题,直接将计算得到的工作频率写入寄存器使用,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产品的雾化效果和工作效率无法达到预期值,这在医疗这样的高要求行业中是不可行的,另外由于缺乏产品的一致性,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器追频软件,解决了现阶段市场上销售的雾化器产品大多数直接将计算得到的工作频率写入寄存器使用,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产品的雾化效果和工作效率无法达到预期值,这在医疗这样的高要求行业中是不可行的,另外由于缺乏产品的一致性,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雾化器追频软件,包括震荡升压电路、电源和电流采样电路,所述震荡升压电路包括PWM信号、NPN三极管Q1、PNP三极管Q3、MOS管Q2和震荡升压电感L1,所述PWM信号控制NPN三极管Q1和PNP三极管Q2形成对管产生震荡信号,所述Q1和Q3组成震荡升压电路中的驱动电路,所述三极管Q1和三极管Q3的源极与同一个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与电阻R11并联有R9,所述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通过限流电阻R8与电阻R10并联,所述电源通过震荡升压电感L1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震荡升压电感L1与反向续流二极管D1连接且反向续流二极管D1与三极管Q2相对于震荡升压电感L1呈并联状态,所述D2二极管放大的PWM信号控制MOS管Q3和震荡升压电感L1形成震荡升压电路。
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检流电阻R14、检流电阻R15和检流电阻R16,所述检流电阻R14,检流电阻R15和检流电阻R16与C10电容并联形成电流采样电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一端通过电阻R13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形成RC低通滤波电路,所述上拉电阻R6与另一电源端口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6分别与电容C5和电容C6并联,所述震荡升压电感L1和反向续流二极管D1分别与电容C4、电阻R2、电阻R3、电容C8、电阻R7、电阻R5和电容C7并联,所述电容C11、三极管Q3、电阻R10、电容C5、电容C7和电容C8均作接模拟地处理,所述震荡升压电路、电源和电流采样电路与同一个单片机的IO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松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74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