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预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7746.1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惊涛;高康乐;蔡怡清;李红;逯博特;王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76;C02F5/00;G16C20/10;C0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党建华;李涛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循环 冷却水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预测方法和装置。其中预测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参数中筛选并确定若干个能够表征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的核心参数;建立以所述核心参数为自变量的水质变化预判模型和/或水质预警模型;利用在线仪表实时监测并获取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核心参数数据表;通过实验室化验水质获取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核心参数数据表;根据所述水质变化预判模型和/或水质预警模型,以及所述核心参数数据表,对所述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进行预判或预警。将上述预测方法应用到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提高了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效率,保证了水质的稳定性,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有:(1)系统结垢(2)系统腐蚀(3)微生物粘泥。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在循环水系统投加缓蚀剂、阻垢剂和杀菌灭藻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仅仅靠投加药剂还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三分靠药剂,七分靠管理”,工业循环水系统要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更好的处理工艺和处理设备。
当前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数据的采集、记录与管理大部分采用手工操作,由于管理项目庞杂,难免出现错误,工作效率不高,同时还存在监测计量设备仪表缺乏等情况。因此,如何对工业循环冷却水进行检测,通过数据运算得到精确的水质指标,从而采用准确的措施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投药、补水排水等控制与执行,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预测方法和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1,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参数中筛选并确定若干个能够表征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的核心参数;
步骤2,建立以所述核心参数为自变量的水质变化预判模型和/或水质预警模型;
步骤3,利用在线仪表实时监测并获取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核心参数数据表;和/或,通过实验室化验水质获取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核心参数数据表;
步骤4,根据所述水质变化预判模型和/或水质预警模型,以及所述核心参数数据表,对所述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进行预判或预警。
可选的,所述核心参数包括如下的任一项或几项:极限碳酸盐硬度、含盐量、浓缩倍率或细菌总数的数量级。
可选的,所述步骤2包括:选择水质判断指数作为水质变化预判模型,其中所述水质判断指数包括如下的任一种:基于碳酸钙溶解平衡的水质判断指数或基于多参数分析的水质判断指数;选择二次指数平均法或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水质预警;
所述步骤3还包括:对获取的核心参数数据表进行水质参数校验,通过对PH值的校验、硬度的校验或成垢离子的校验,判断水质监测数据是否正确。
可选的,所述预测方法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
步骤5,根据水质预判或预警的情况,对所述工业循环冷却水进行补水或排水处理;和/或,加入如下的至少一种药剂:缓蚀剂、分散剂或杀菌剂。
可选的,所述步骤5中加入药剂的方式包括如下的任一种:根据仪表检测结果自动加药、根据补水量或排污量按比例投加、按照预设时间表投加、根据计算确定的指标投加或手动投加。
可选的,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根据水质的总磷、ORP和电导率参数,分别调节缓蚀剂和杀菌剂的投加浓度,通过电导率计算的浓缩倍数反馈调节补水量和排水量;
根据直接反映腐蚀和结垢倾向的水质稳定参数,调节缓蚀剂和分散剂的药量;
通过水质、水量、浓缩倍数、药剂种类和投加量参数,结合水质预判或预警情况,调整所述预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7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