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破碎果肉灌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7870.8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2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任卫东;徐振中;曹幸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纳科(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2 | 分类号: | B65B1/32;B65B1/46;B65B1/30;B65B1/06;B65B37/00;B65B37/02;B65B37/16;B65B37/18;B65B43/42;B65B43/54;B65B57/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吕琦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碎 果肉 灌装 设备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易破碎果肉灌装设备,包括:供料单元、料斗和瓶体输送单元,所述供料单元设置在料斗上方,瓶体输送单元设置在料斗下方,在料斗内部设有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所述供料单元包括:供料组件、给料组件和补料组件,所述给料组件固定设置在供料组件的出料侧,通过给料组件能向第一供料通道输送物料,所述补料组件姿态可调的设置在供料组件的出料侧,通过补料组件的姿态调整能使补料组件选择性的向第一供料通道或第二供料通道输送物料。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易破碎果肉灌装设备,能够避免物料在灌装过程中发生损伤,并使灌装过程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食品灌装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破碎果肉灌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进行食品灌装的过程中,灌装质量精度是衡量灌装设备的重要参数,为提升灌装质量精度,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称量计重方式,即先计量再灌装和边灌装边计量。由于先计量再灌装的方式会严重影响食品灌装的效率,因此常见的灌装设备通常会选择边灌装边计量的方式进行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灌装质量的精确程度,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灌装设备内部设置两个灌装工位,两个工位的下方均设有称重计量装置。在进行工作时,第一个灌装工位负责进行粗略装填,第二个罐装工位负责精确装填,通过两个工位和两个称重计量装置的配合能提升瓶体内部的灌装质量精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控制。
但是,现有灌装设备在针对两个灌装工位进行交替供料的过程中会导致物料发生多次跌落,还可能会利用拨料板等设备对物料进行拨动,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受到损伤,从而严重影响灌装成品的质量。当针对易破碎物料(如去除囊衣的橘瓣和去除外皮的葡萄)进行灌装时,上述现象尤为明显。物料在进入瓶体前会因受损而发生破碎,从而导致灌装成品不符合销售标准,进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易破碎果肉灌装设备,以实现提升灌装效率,避免灌装物发生破损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易破碎果肉灌装设备,包括:供料单元、料斗和瓶体输送单元,所述供料单元设置在料斗上方,瓶体输送单元设置在料斗下方;在料斗内部设有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所述第一供料通道设置在第二供料通道远离供料单元的一侧,在瓶体输送单元上设有第一称重组件和第二称重组件,所述第一称重组件位于第一供料通道正下方,第二称重组件位于第二供料通道正下方;
所述供料单元包括:供料组件、给料组件和补料组件,所述给料组件固定设置在供料组件的出料侧,通过给料组件能向第一供料通道输送物料,所述补料组件姿态可调的设置在供料组件的出料侧,通过补料组件的姿态调整能使补料组件选择性的向第一供料通道或第二供料通道输送物料;
所述供料组件包括:第一承载辊、动力辊、支撑框架和相互平行的多根供料输送条,所述第一承载辊和动力辊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部,所述供料输送条缠绕在第一承载辊和动力辊外部;
所述给料组件包括第二承载辊和相互平行的多根给料输送条,所述第二承载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所述给料输送条缠绕在第二承载辊和动力辊外部,且给料输送条与供料输送条交替布置;
所述补料组件包括第三承载辊、连接臂和相互平行的多根补料输送条,所述第三承载辊设置在连接臂第一端的侧壁上,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补料输送条缠绕在第三承载辊和动力辊外部,且补料输送条与供料输送条交替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辊上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在第一承载辊上设有第四容纳槽,所述第四容纳槽与第一容纳槽相对正,且供料输送条置于第四容纳槽和第一容纳槽内部;在第二承载辊上设有第五容纳槽,所述第五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相对正,且给料输送条置于第五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部;在第三承载辊上设有第六容纳槽,所述第六容纳槽与第三容纳槽相对正,且补料输送条置于第六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纳科(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恩纳科(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7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