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景观鱼缸除藻生物搭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8060.4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1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郁娜;黎雷;谢一凡;楼逸铭;徐晨;高钰圣;徐浩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沃赵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景观 鱼缸 生物 搭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三种景观鱼缸除藻生物搭配的方法。在鱼缸中投入大和藻虾、黑壳虾、小型清道夫、清苔鼠、小精灵鱼、黄金大胡子、鼠鱼等鱼类的组合,基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而确立。生物搭配除藻省时省力,效率高,且效果持久,藻类不易复发,能从根本上解决藻类污染。与投加除藻剂的化学除藻法相比,生物搭配除藻对水环境无毒副作用,且能补充鱼缸内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常规的生物投加相比,生物搭配除藻控制了生物投放数量与种类,科学合理地稳固鱼缸内的生态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群生态技术领域,景观鱼缸除藻生物搭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一些简单方便的家居休闲娱乐方式倍受人们的青睐,饲养观赏鱼就是其中的一种,可以用来放松心情,美化室内环境。
但在鱼缸中饲养观赏鱼存在换水烦、生物单一、藻类打理麻烦等痛点。如果鱼缸不能频繁换水,褐藻、丝状藻、须状藻、黑毛藻等将先后出现。过量增殖、死亡的藻类会降低水体透明度,影响鱼缸的观赏性,还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鱼缸更加容易发生缺氧事故,从而影响其他水生生物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现在,大多数鱼缸都采用了人工打捞、投加除藻剂等方法进行除藻。但是人工打捞效率较低,麻烦费事,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藻类污染;除藻剂能够快速杀藻,但对水环境的毒副作用及藻毒素释放不利于观赏鱼的生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的不足,提供多种景观鱼缸除藻生物搭配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结构的鱼缸:在鱼缸中设置底层硝化层、过滤与曝气系统、水生植物;底层硝化反应层用于培养硝化细菌,通过硝化反应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进而被水生植物吸收;过滤与曝气系统用于过滤和截流鱼缸中部分水产生的杂质及鱼便。
第一种景观鱼缸除藻生物搭配的方法为:在鱼缸投放黄金大胡子、黑壳虾以及鼠鱼,黄金大胡子每30L水投放一只,黑壳虾每0.5~1L水投放一只,鼠鱼每25~50L水投放一只;
投放饲料进行喂养;鱼缸中通入氧气,保持鱼缸温度在25℃。
第二种搭配方法为:在鱼缸投放大和藻虾与黑壳虾共同作用除藻,黑壳虾与大和藻虾数量比为1:5,其中大和藻虾每5L水投放1只;投放饲料进行喂养;鱼缸中通入氧气,保持鱼缸温度在25℃。
第三种搭配方法为:在鱼缸投放清道夫搭配鼠鱼,清道夫每50L水投放1只,每50L投放1到2只;投放饲料进行喂养;鱼缸中通入氧气,保持鱼缸温度在25℃。
进一步的,饲料采用自动投放的方式:利用声纳发射器发射超声波探测鱼缸中鱼类物体,并将探测结果以无线信号的形式发射给声纳接收器和声纳处理器;声纳处理器将信号转化为鱼的运动轨迹模拟数据,初步判断金鱼所处状态;根据所得的鱼类运动轨迹模拟数据,判断鱼缸中处于饥饿状态的鱼类,并确定处于饥饿状态的鱼累数量;根据鱼类数量判断所需要的的饲料量,并打开投料装置向鱼缸中投加饲料。
进一步的,在鱼缸中不同位置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采集温度信息后发送中主控系统,所述主控对采集的温度信息进行处理,并判断其是否再阈值范围以内,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开启加热器对鱼缸进行加热。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生物除藻技术是利用生态平衡等原理,借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化、降解及转移,从而使水体环境健康得到恢复的一种方法。生物控藻能利用水生动物能够大量吞食藻类的作用,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对水环境无毒副作用,且能补充鱼缸内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肝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载ADAS数据采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