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8173.4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7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朝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6 | 分类号: | F16F1/36;B29C39/02;C08G18/40;C08G18/42;C08G18/48;C08G18/66 |
代理公司: | 重庆青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3 | 代理人: | 张琴 |
地址: | 2122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聚氨酯 缓冲器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缓冲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该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包括缓冲体,缓冲体采用合成聚氨酯材料,所述合成聚氨酯材料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有机硅泡沫稳定剂、1,4—丁二醇、碳化二亚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三亚乙基二胺,缓冲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且所述第一缓冲体设于第二缓冲体上方,该产品可直接安装在电梯井道底坑水泥地面上,不需要另配固定底座连接,且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在达到国标对聚氨酯缓冲器的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且便于更换和拆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缓冲器在电梯、起重机等行业有着重要作用,其极大程度减小设备的损伤,使得设备可以长期安全运行。现有的电梯行业中一般采用质轻、耐腐蚀、耐老化、电绝缘及防爆性能良好的聚氨酯缓冲器或者机械油压式缓冲器。
2020年12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7588-2020代替GB7588-2003,于2022年7月1日实施,对比新国标的非线性缓冲器型式试验要求部分与欧洲标准EN81-20/50的非线性缓冲器要求部分,要求基本一致,这意味着新国标对聚氨酯缓冲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升级聚氨酯缓冲器的配方以满足更高性能的要求。
目前,用于速度为1.0m/s以下电梯的缓冲器采用的是普通的微孔型聚氨酯缓冲器,大于1.0m/s的电梯采用的都是液压缓冲器。普通的微孔型聚氨酯缓冲器,是由一块4~8mm厚的钢板做底板与微孔型聚氨酯弹性体通过一次成型技术并借助于胶黏剂实现一体化的,其反弹速度比较大,不能用于1.0m/s以上的电梯。液压缓冲器是由缸体、活塞、芯棒、密封圈、复位弹簧、撞头、复位开关以及符合规定要求的液压油等组成,当轿厢下梁缓冲板撞击活塞时,活塞迫使缸体内的液压油经过芯棒与活塞间的圆环形阻尼孔流入储油室中。
因为环形孔的阻尼作用,一方面使流体发生湍流,产生热量消耗轿厢一部分动能,另一方面延缓轿厢的冲击力,产生缓冲作用。复位弹簧的作用是使活塞完成缓冲作用后复位,同时也起一定的缓冲加速作用。复位开关与安全电路相连,用来验证缓冲器恢复到位。液压缓冲器虽然在速度和承载上都很理想,但成本高,维保麻烦,存在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①漏油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普遍,致使油量变化;②因油质的时效变化导致是否能满足要求,无法检测;③加入的液压油是不是符合要求,不可控;④定期检查、维保有可能不到位;⑤密封圈的老化;⑥时间长了,滑动副有可能锈死,等等。另外因漏油现象,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该产品可直接安装在电梯井道底坑水泥地面上,不需要另配固定底座连接,且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在达到国标对聚氨酯缓冲器的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且便于更换和拆卸。
本发明的基本方案为: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该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包括缓冲体,缓冲体采用合成聚氨酯材料,所述合成聚氨酯材料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有机硅泡沫稳定剂、1,4—丁二醇、碳化二亚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三亚乙基二胺。
优选地,所述合成聚氨酯材料中各个成分的质量配比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20-30份、聚酯多元醇为0.1-1份、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为1-10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0.01-0.1份、有机硅泡沫稳定剂为58-70份、1,4—丁二醇为0.01-0.1份、碳化二亚胺为0.01-0.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0.1-1份,三亚乙基二胺为0.1-1份。
优选地,所述缓冲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且所述第一缓冲体设于第二缓冲体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朝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朝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防火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裸金属安全组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