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轴向浮动的射频同轴接触件及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8318.0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5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肖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5 | 分类号: | H01R13/05;H01R13/10;H01R13/631;H01R24/4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浮动 射频 同轴 接触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轴向浮动的射频同轴接触件,包括针式接触件和孔式接触件,所述针式接触件包括针式本体,所述孔式接触件包括孔式本体,所述针式本体的一端呈环状排列设置若干弹性臂,所述若干弹性臂围成的腔体的中心设有针式端子;所述孔式本体的一端的中间部设有孔式端子,所述孔式端子的周围非接触套设有金属套筒;当所述针式接触件和孔式接触件插合时,所述针式端子插入所述孔式端子的腔体内,若干所述弹性臂与所述金属套筒的内壁弹性接触。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轴向浮动的射频同轴接触件,针式接触件的针式端子和孔式接触件的金属套筒均采取宽窄径的阶梯结构,实现了轴向运动虽然引起机械基准面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阻抗发生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轴向浮动的射频同轴接触件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射频连接器可用于电路板与电路板、射频模块与射频模块或电路板与射频模块之间的互联。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盲插方式对连接器进行连接,该插接方式对连接器中接触件的位置精度要求更高,若有个别接触件的位置没有对正会导致板与模块之间产生集中应力造成形变,影响板与模块之间的正常插拔,进而导致产品报废或寿命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在连接器中设置具有轴向或径向浮动结构,使得连接器在位置有偏差的状况下依然保证接触件的稳定接触并与其电性连接。
目前实现连接器轴向浮动的常用结构是通过使用压缩弹簧来实现各接触件之间的轴向补偿,从而避免机械基准面变化而导致电气性能的改变,但带弹簧的射频连接器(或接触件)存在以下使用问题:(1)设置弹簧的射频连接器或接触件在插入过程中需要提供插拔力以外的力来压缩弹簧,对于包含几十甚至数百个射频接触件的连接器来说,几十或几百个弹簧无疑是增加了插拔的难度,导致插拔操作难以实现;(2)包含多个射频连接器的电器元件即便是已经插接在电路板或者是模块上,该弹力也会通过一基板连接端子片施加在另一基板上,在多个弹簧力的作用下会导致电器元件变形从而影响使用寿命;(3)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弹簧提供了接触件的轴向浮动距离,但是接触件在轴向相对位置的变化势必会导致连接器内阻抗的变化,进而影响了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轴向浮动的射频同轴接触件,该结构简单、方便插拔,可保证阻抗匹配。
一种可轴向浮动的射频同轴接触件,包括针式接触件和孔式接触件,所述针式接触件包括针式本体,所述孔式接触件包括孔式本体,所述针式本体的一端呈环状排列设置若干弹性臂,所述若干弹性臂围成的腔体的中心设有针式端子;所述孔式本体的一端的中间部设有孔式端子,所述孔式端子的周围非接触套设有金属套筒;当所述针式接触件和孔式接触件插合时,所述针式端子插入所述孔式端子的腔体内,若干所述弹性臂与所述金属套筒的内壁弹性接触。
优选地,所述针式接触件和孔式接触件轴向插合或分离时阻抗不变。
优选地,所述针式端子包括远离所述针式本体的插接部和连接所述针式本体的连接部,所述插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金属套筒包括远离所述孔式本体的窄部和连接所述孔式本体的宽部,所述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宽部的直径,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窄部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窄部内径和所述插接部外径的比值与所述若干弹性臂形成的腔体内径和所述连接部外径的比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
优选地,所述窄部内径和所述插接部外径的比值与所述宽部内径和所述孔式端子外径的比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
优选地,所述窄部内径与所述插接部外径的比值、所述若干弹性臂形成的腔体内径与所述插接部外径的比值以及所述宽部内径与所述孔式端子外径的比值相等。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针式本体上,所述若干弹性臂远离所述针式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插接部和连接部的交界处;所述孔式端子远离所述孔式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窄部和宽部的交界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