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形溢流井盖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8977.4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贺卫宁;陈宏;邓征宇;蓝翔;吴羽璇;余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形 溢流 井盖 | ||
1.一种凹形溢流井盖,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流量小于0.12m3/s的溢流场合,所述凹形溢流井盖包括:
用于支设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中的井盖本体(10),所述井盖本体(10)的上表面朝溢流井内或排水管内方向内凹形成上部敞口的溢流腔,且所述溢流腔的敞口位置等于或低于所述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位置;
所述溢流腔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壁面的溢流口(102),所述溢流口(102)用于对流入所述溢流腔的溢流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过滤后引入对应设置的所述溢流井或所述排水管内;
所述溢流腔的壁面上还设有外凸的第一紊流条,以用于使所述溢流腔中的溢流水产生紊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形溢流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腔由井盖底板(11)及与所述井盖底板(11)的外周相连的井盖壁板(12)围设形成,且所述井盖底板(11)的面积小于所述溢流腔敞口的面积,以使所述井盖底板(11)与所述井盖壁板(12)间形成110°~170°的角度;
所述溢流口(102)均匀间隔布设于所述井盖底板(11)和所述井盖壁板(12)上;
所述第一紊流条依次间隔布设于所述井盖壁板(12)的内壁面上,且不与所述溢流口(102)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形溢流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紊流条包括第一紊流直条和第一紊流横条;
所述第一紊流直条沿所述井盖壁板(12)的周向依次间隔布设,且各所述第一紊流直条沿所述井盖壁板(12)上溢流水的流动方向竖直向下延伸或倾斜向下延伸;
所述第一紊流横条靠近所述井盖底板(11)布设,且在所述井盖壁板(12)的周向上首尾相接或依次间隔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形溢流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口(10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井盖底板(11)上的所述溢流口(102)的外径相等;
所述井盖壁板(12)上的所述溢流口(102)的外径相等;或者
所述井盖壁板(12)上的所述溢流口(102)的外径在所述溢流腔的敞口至所述井盖底板(1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形溢流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形溢流井盖还包括用于对溢流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过滤的过滤网(20),所述过滤网(20)内置安装于所述溢流腔中;
所述过滤网(20)用于使所述溢流腔中的溢流水经过所述过滤网(20)后再经过所述井盖本体(10)流入所述溢流井或所述排水管中;
所述第一紊流条穿设所述过滤网(20)后外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凹形溢流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网(20)的形状与所述溢流腔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过滤网(20)包括网底板(21)及与所述网底板(21)的外周相连的网侧板(22),且所述网底板(21)和所述网侧板(22)上均布设有若干过滤孔(201);
所述第一紊流条穿设所述网侧板(22)后外露,且不与所述过滤孔(201)干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凹形溢流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孔(20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网底板(21)上的所述过滤孔(201)的外径相等;
所述网侧板(22)上的所述过滤孔(201)的外径相等;或者
所述网侧板(22)上的所述过滤孔(201)的外径在所述过滤网(20)的敞口至所述网底板(2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凹形溢流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侧板(22)的壁面上还设有外凸的第二紊流条(30),所述第二紊流条(30)不与所述第一紊流条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9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壁不锈钢弯头成型装置
- 下一篇:异形曲线结构钢混组合塔节段及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