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电解液树脂组合物及应用其的胶水和胶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0171.9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丁越;谢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3/20 | 分类号: | C09J123/20;C09J109/02;C09J123/22;C09J115/00;C09J113/00;C09J11/06;C09J11/08;C09J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液 树脂 组合 应用 胶水 胶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电解液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聚异丁烯120~140份、丁腈橡胶60~80份、丁基橡胶20~50份、反应性液态橡胶10~30份、固化剂1~1.5份;其中,固化剂包括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氮丙啶类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反应性液态橡胶含有至少一个能与固化剂发生反应的官能基。在固化剂的作用下,反应性液态橡胶形成特殊的交联体系,能够对树脂组合物的极性和粘性都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通过控制反应性液态橡胶的用量,能够使上述树脂组合物具有较高的极性和粘性,从而使得应用上述树脂组合物的胶水在极性基材上具有良好的铺展效果和粘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一种耐电解液树脂组合物及应用其的胶水和胶带。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可多次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环保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笔记本等领域。锂电池内部使用大量特种胶带用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终止胶带,双面热熔胶带,尾部单面绕胶等,这些胶带处于电池内部,因此要有优异的耐电解液性能。
现有锂电池用橡胶型特种胶带涂布基材限定较大,基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具有吸水率低、耐油耐溶剂性优良、耐冲击性优良、透明性好、对温湿度尺寸稳定性好,电气性能好、有极广的使用温度范围(-70℃~150℃) 等优良特性,PET薄膜成为了目前锂电池用橡胶型特种胶带所广泛应用的基材。然而,现有的橡胶型胶粘剂在PET等极性基材上的表现差,利用橡胶型胶粘剂涂布于PET薄膜表面而制得的胶带在泡电解液后,其粘结性表现差,有明显脱胶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一种耐电解液树脂组合物及应用其的胶水和胶带,以提高耐电解液的胶粘剂粘接极性基材的粘接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耐电解液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聚异丁烯120~140份、丁腈橡胶60~80份、丁基橡胶20~ 50份、反应性液态橡胶10~30份、固化剂1~1.5份;其中,固化剂包括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氮丙啶类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反应性液态橡胶含有至少一个能与固化剂发生反应的官能基。
聚异丁烯,丁基橡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适合作为耐电解液胶水的主体树脂,丁腈橡胶含有强极性基团,可以提升树脂整体的极性,基于此,在本发明提供的耐电解液树脂组合物中,以聚异丁烯作为主体树脂,并引入反应性液态橡胶和固化剂,反应性液态橡胶形成特殊的交联体系,其中含有的特殊官能团,能够对树脂组合物的极性和粘性都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通过提升树脂极性,和PET表面形成H键粘接,提高树脂在基材上的附着效果,通过将反应性液态橡胶的用量控制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耐电解液树脂组合物的组成组分范围内,能够在上述树脂组合物具有较高的极性和粘性,从而使得应用上述树脂组合物的胶水在极性基材上具有良好的铺展效果和粘接效果,表现为,利用由该胶水所形成的胶层能够与极性基材紧密复合,在浸泡电解液前后都具有优异的抗剥离性能、不脱胶,呈现出优异的耐电解液特性。
优选地,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的官能度为1~3,氮丙啶类固化剂的官能度为 1~3。
优选地,反应性液态橡胶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8000。
优选地,反应性液态橡胶的官能基包括羧基、羟基、氨基中的至少一种。具有上述官能基的反应性液态橡胶,一方面,能够跟本发明所采用的固化剂具有良好的交联活性,使反应性液态橡胶以较高的转化率转化为交联体系,另一方面,反应性液态橡胶的上述官能基能够与众多的极性基材发生反应,从而使得反应性液态橡胶或由其转化得到的交联体与极性基材之间建立化学键合,进一步地提高含有上述树脂组合物的胶层与极性基材复合后的剥离强度。
优选地,反应性液态橡胶的官能度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01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士站交互系统
- 下一篇:医疗机构的检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