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态红磷薄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0878.X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严清峰;孙召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1/02 | 分类号: | C30B1/02;C30B28/02;C30B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吴婷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态 红磷 薄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晶态红磷薄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原料非晶红磷、碘和锡按质量比装入反应器的一端,另一端放置尺寸合适的目标衬底;随后加热将反应器真空密封;将反应器水平放置于加热炉中,升温至设定,并保温,然后降温至室温,目标衬底上成功制备晶态红磷薄片。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在衬底上直接制备晶态红磷薄片的方法;本发明使用商业化的非晶红磷为原料,容易得到,生产成本较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晶态红磷薄片结晶质量极高,取向明确,并且可以根据应用选择目标衬底来制备晶态红磷薄片,为未来晶态红磷在电子、光电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晶态红磷薄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单质磷具有丰富的同素异形体,主要包括白磷、黑磷和红磷等。其中,相比于白磷和黑磷,红磷同时具备性质稳定、便宜易得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红磷可以被制成点火剂、阻燃剂、农药、化肥等;科学研究中也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掺杂剂、光催化和锂钠离子电池等领域。
近年来,晶态红磷被证明具有半导体特性和光电响应性质,展示了作为电子和光电子功能材料的潜力。目前,晶态红磷纳米片或纳米带的制备依赖于自上而下方法。即首先制备体块的晶态红磷,然后通过机械剥离或者液相剥离得到低维晶态红磷,最后转移到目标衬底上构筑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晶态红磷纳米片或纳米带的制备存在诸多缺点:1、制备过程繁琐复杂;2、制备的晶态红磷纳米片或纳米带尺寸和形貌不可控;3、剥离及转移过程会导致氧化和杂质污染等。为了充分挖掘晶态红磷潜力,为后续的实际应用做好铺垫,急需开发一种直接在衬底上制备的高结晶质量、取向明确的晶态红磷薄片的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态红磷薄片的制备方法,直接在衬底上制备晶态红磷薄片的方法,为后续晶态红磷在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晶态红磷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非晶红磷、碘和锡与目标衬底置于反应器的两端;
(2)对反应器进行真空密封;
(3)将反应器水平放置,升温,保温,降温,得到晶态红磷薄片。
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在衬底上直接制备晶态红磷薄片的方法。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使用商业化的非晶红磷为原料,容易得到,因此生产成本较低。本方法制备得到的晶态红磷薄片结晶质量极高,取向明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目标衬底来制备晶态红磷薄片,为未来晶态红磷在电子、光电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原料非晶红磷、碘和锡的质量比为(10~3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目标衬底为SiO2/Si、石英、硅、氮化镓、蓝宝石、氟金云母或钙钠玻璃衬底中的任何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密封的真空度范围为10-5~10Pa。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升温、保温、降温,得到晶态红磷薄片的具体过程为:在3小时内升温至500~700℃,保温5~20小时,在5~20小时内降温至室温,目标衬底上制备得到晶态红磷薄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其优点是:
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是首次提出了在衬底上直接制备晶态红磷薄片的方法,而且制备过程中使用了商业化的非晶红磷作为原料,容易得到,使红磷的生产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08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