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双目识别的人像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1487.X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3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小伍;雷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翔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70 | 分类号: | G06T7/70;G06T5/00;G06T5/40;G06T3/00;G06T7/40;G06T7/514;G06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刘正君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双目 识别 人像 采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双目识别的人像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两个摄像头采集不同光照图像PXn和图像PYn;分别对不同光照图像PXn和图像PYn进行光照归一化处理,并且构建光照基准图像PX′n和图像PY′n;对图像PX′n和图像PY′n进行预处理和认知确定,基于图像的深度学习认知特征确认采集对象的针对性认知特征;根据双目立体成像原理进行视差计算并获取点云图;根据采集对象的针对性认知特征和点云图构建三维坐标空间;对三维坐标空间的识别度精度要求和误差要求进行判断。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目摄像头采集图像的视差进行距离测量,并且采用深度相机结合光照补偿,实现采集图像标准化实现判断的统一,从而实现准确、迅速的人像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双目识别的人像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人脸图像的身份鉴别旨在使计算机具有通过人脸来鉴别身份的功能。它是一种依托于图像理解、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等高技术的智能系统,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地代替人类从事复杂而频繁的基于人脸图像的身份识别工作。由于其广泛的应用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在近三十年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且正在被推向应用。
有资料显示,如今人脸识别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用于安全验证的领域,包括手机各类应用软件对于用户实名信息的验证,以及银行对于办理个人业务人员的身份验证,相比以往通过人工验证真实身份繁琐的步骤,大大简化工作流程,节约资源,确保身份验证的可靠性。但是用于验证环境的多样性,采集的人脸图像也会因环境的变换存在差异,因而对于识别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专利文献CN111982074A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坐姿识别方法”。采用了包括灯座,灯架和灯罩,所述的灯座内设置电子控制装置,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设置电源电路和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连接双目立体视觉装置和蜂鸣器,所述的双目立体视觉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灯座上,指向θ度的斜上方,所述的处理器设置坐姿识别算法,包括以下步骤:(1)双目立体视觉装置获取深度图像hi(x,y);(2)将深度图像hi(x,y)变换为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信息di(x,y); (3)距离信息di(x,y)进行二值化得到D0i(x,y);(4)对D0i(x,y)进行腐蚀膨胀,得到D1i(x,y);(5)统计D1i(x,y)中不为零的像素点的数量Ni,如果NiM*N*r,则判断坐姿不正确。上述技术方案单纯应用双目识别根据景深进行坐姿判断,未考虑光照条件对景深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图像出现偏差,影响判断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的技术方案未考虑光照影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双目识别的人像采集方法,通过双目摄像头采集图像的视差进行距离测量,构建准确的三维坐标空间进行生成人像,并且采用深度相机结合光照补偿,实现采集图像标准化实现判断的统一,从而避免环境变换引起的环境光等因素变化导致的采集图像之间产生偏差,影响采集图像的统一性,从而影响准确、迅速的人像识别。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两个摄像头采集不同光照图像PXn和图像PYn;
S2分别对不同光照图像PXn和图像PYn进行光照归一化处理,并且构建光照基准图像P′Xn和图像P′Yn;
S3对图像P′Xn和图像P′Yn进行预处理和认知确定,基于图像的深度学习认知特征确认采集对象的针对性认知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翔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翔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1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貂皮硝制工艺
- 下一篇:一种家具用多功能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