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茶叶自动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2161.9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彭忠;张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B65B35/24;B65G41/00;B65B63/08;B65B6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陈康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茶叶 自动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叶自动生产线,包括净化室,摊凉输送线,摇青装置,萎凋装置,杀青装置,揉捻装置,伞叶装置,发酵装置,干燥装置,发热装置,蒸汽装置,提香装置;所述的净化室设置为恒温恒湿的封闭净化车间,所述摊凉输送线设置为可摊凉的链式输送带,摊凉输送线设置在净化室外,其他部件设置在净化室内;解决了现有的茶叶生产线只能生产单种茶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茶叶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在我国,与茶相关的文化源远流长,从种茶到制茶再到饮茶都有文化内涵。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这些成分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
制茶是将茶叶制成可饮用的过程,根据不同的类型,制茶的工艺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采摘,萎凋,晾青,杀青,揉捻,闷堆,发酵,干燥。按照具体的茶分料进行制备,其步骤又有所差异。按照发酵的程度来分又分为:非发酵,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大致可分为:绿茶,白茶,青茶,岩茶,黄茶,红茶,黑茶,花茶等,花茶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茶,而青茶,岩茶,黄茶都属于乌龙茶种。
绿茶是典型的非发酵茶,一般主要通过炒、烘、晒、蒸来制作。其中有如龙井等炒青绿茶、黄山毛峰等烘青绿茶、川青等晒青绿茶、玉露等蒸青绿茶四大类。
白茶的发酵程度仅高于绿茶,白茶在茶中芽较容易辨认,一般在其干茶叶上可以看见白色的绒毛,因此它才有着白茶之称,冲泡后形成清淡鲜淳的茶汤,目前常见的有白毫银针等白芽茶和白牡丹等白叶茶两大类。
青茶,岩茶,黄茶,都属于半发酵茶,青茶是经过杀青、萎凋、摇青、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代表处为乌龙茶,其中,岩茶是根据目前的国家标准,在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黄茶是在青茶的基础上进行闷黄而获得,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的茶,主要通过发酵形成红茶色素,从而使其冲泡后出现红色的茶汤和茶叶。在红茶中又有着烟小种等小种红茶、川红等工夫红茶、碎茶等红碎茶三大类。
黑茶是百分百发酵制作的茶叶,其叶片看上去为暗褐色,在发酵后看上去叶色为黑褐或者油黑色,故被叫做黑茶。黑茶在边区少数民族中较多,一般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滇桂黑茶、陕西黑茶五大类。
不同类的茶,其制备的工艺也有所差异,但一些设备是可以同用的,比如摇青装置和揉捻装置等都是可以同用的,现有的茶叶生产到多是采用专线生产,特别是发酵茶与非发酵茶更是区分开的,这种区分虽然方便管理,但是,对于设备和产地的占用就会多出来,造成设备的浪费,产地的弃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茶叶自动生产线,解决现有的茶叶生产线只能生产单种茶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21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