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B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2190.5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甜甜;彭海;周俊飞;高利芬;李论;方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b 病毒 mnp 标记 引物 组合 试剂盒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B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MNP标记位点是指在EB病毒基因组上筛选的区分于其他物种且在物种内部具有多个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组区域,包括MNP‑1~MNP‑15的标记位点;所述引物如SEQ ID NO.1~SEQID NO.30所示。所述MNP标记位点能特异的鉴定EB病毒并精准的检测变异;所述引物互不干扰,综合多重扩增和测序技术,可一次性对多样本的所有标记位点进行序列分析,具有高通量、多靶点、高灵敏、高精准和监测变异的检测优势,可应用于大规模样本的EB病毒的鉴定和遗传变异检测,对EB病毒的科研和防疫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EB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一种DNA病毒。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3~5岁幼儿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体。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正常人预后良好,免疫缺陷患者可出现死亡。此外EB病毒还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疫苗是预防EB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国研制的基因重组疫苗正在观察中,目前对EB病毒感染尚缺乏疗效肯定的抗病毒药物。因此,快速、准确的EB病毒的检测对于及时诊断病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EB病毒也是实验室进行研究常用的模式病原微生物。其作为群体生物,在和宿主、环境的互作中,群体内个体会发生变异。对于实验室的研究来说,这种不易被察觉的变异会导致不同实验室或同一实验室不同时期相同命名的毒株实际上并不相同,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可重现和不可比较。人Hella细胞实验室间的异质性已经导致大量的实验结果的不可比较和数据浪费。因此,开发快速、准确的、可监测变异的EB病毒检测分析方法对于EB病毒的科学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典的EB病毒检测方法,包括分离培养、PCR技术、全基因组和宏基因组测序等,在时长、操作复杂度、检测通量、检测变异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成本等方面存在一个或多个局限。融合超多重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的靶向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可以在低微生物含量的样本中靶向的富集目标微生物,避免了全基因组和宏基因组测序带来的大量数据浪费和背景噪音,具有样本需要量少、诊断结果精确,节约数据量、检测低频变异的优势。
现有的靶向检测技术检测的分子标记主要包括SNP和SSR标记。SSR标记是公认的多态性最高的标记,但在微生物中数量少;SNP标记数量巨大,分布密集,是二态性标记,单个SNP标记的多态性不足以捕获微生物种群中潜在的等位基因多样性。因此,开发EB病毒的新型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EB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可以对EB病毒进行定性鉴定和变异检测,具有高通量、高准确、高特异、高灵敏和精准分型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EB病毒的MNP标记位点,所述MNP标记位点为在EB病毒基因组上筛选的物种特异的、且在物种内部具有多个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组区域,包括以NC_007605.1为参考基因组的MNP-1~MNP-15的标记位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MNP-1~MNP-15的标记位点具体如说明书表1所示,表1中标注的所述MNP标记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是基于表1中NC_007605.1的参考序列确定的。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所述MNP标记位点的多重PCR引物组合物,所述多重PCR引物组合物包括15对引物,所述15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30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2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高温烟气助熔玻璃的玻璃窑炉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伤力草无公害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