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转钻杆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2396.8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开勇;张凌;王清峰;杨林;王军发;褚立虎;田乐意;何飞;杨兰;李勇;邱响林;蒲剑;王志锦;阮绍刚;陈龙;李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转 钻杆 加工 工艺 | ||
1.一种反转钻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组装;加工完成钻杆的连接套、连接板、公接头、管体、中心推杆、母接头,后通过摩擦焊组装连接公接头、管体与母接头,在焊缝热处理后对钻杆主体精车处理;
S2,划线;在钳工工作平台上调整好钻杆的水平直线度,使用高度尺在钻杆主体外圆中心位置水平划线,要求钻杆主体两端中心线重合;
S3,数车外螺纹;使用数控管螺纹车床,打表找正外圆,数车钻杆主体左端面,去余量0.5mm,车外圆锥面,用锥度环规检验,控制公接头外圆锥度尺寸,车外止口,倒角1×45°,使用母扣基准工装配车公接头外螺纹,要求母扣基准工装中心线与钻杆主体外圆表面中心线重合,完成公接头外螺纹的精车;
采用数控管螺纹车床,加工效率及精度较高,车公接头3外螺纹采用60°螺纹成形刀片加工外螺纹,并用锥度环规、母扣基准工装检测其锥度、螺距、牙形角及螺纹方位角,保证了产品质量;
S4,数车内螺纹;为便于夹持钻杆主体外圆,使用管螺纹车床夹持母扣外圆,打表找正外圆,先数车钻杆主体右端面,保证总长尺寸,数车内止口达尺寸,数车内圆锥面,用锥度塞规检验,内止口根部倒角45°,使用公扣基准工装配车内锥螺纹,要求公扣基准工装中心线与钻杆主体外圆表面中心线重合,完成母接头内螺纹的精车;
采用数控管螺纹车床,加工效率及精度较高,车母接头6内螺纹采用60°螺纹成形刀片加工内螺纹,并用锥度塞规、公扣基准工装检测其锥度、螺距、牙形角及螺纹方位角,保证了产品质量;
S5,铣花键;钻杆主体与母扣基准工装旋合,使用加工中心,根据钻杆主体外圆表面基准线及结合母扣基准工装基准平面找正,一夹一顶,按图示要求分度粗、精铣花键,保证花键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位置度要求;
S6,铣牙嵌槽:使用加工中心,在钻杆主体母接头端旋入公扣基准工装,根据钻杆主体外圆表面基准线及结合公扣基准工装基准平面找正,钻杆主体中心线与公扣基准工装基准线对齐重合,此时夹紧钻杆母扣外圆,卸下公扣基准工装,按图示分度铣牙嵌槽,保证牙嵌槽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位置度要求;
S7,后处理;铣牙嵌槽后保证了最深牙嵌槽A1和最长齿A2相对角度公差≦±5°,并对钻杆后续进行精细化处理,从而完成反转钻杆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转钻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采用数控管螺纹车床,加工效率及精度较高,车公接头外螺纹采用60°螺纹成形刀片加工外螺纹,并使用锥度环规、母扣基准工装检测其锥度、螺距、牙形角及螺纹方位角,保证了产品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转钻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用锥度塞规检验,保证锥度尺寸在塞规台阶尺寸控制范围,且接触斑点≥90%以上锥度为合格,同时要求所加工的内螺纹与公扣基准工装旋合后,公扣基准工装基准线与钻杆主体外圆表面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23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