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弹簧力榫锁安全压装与分解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2602.5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5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马红鹏;吴泽旭;胡习婷;赵守军;赵迎鑫;朱锡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力榫锁 安全 分解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弹簧力榫锁安全压装与分解装置,在压装套设置了分解限位孔和压装限位孔,通过限位安全杆与限位孔配合,利用压力施加机构对锁定杆的驱动进行榫锁的压缩,能有效保证榫锁压装到位和分解过程的限位安全性,同时,压装套具有导向功能,能够避免压装与分解过程中导向偏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大弹簧力榫锁安全压装与分解装置的压装与分解方法,高效稳定安全的实现榫锁压装与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弹簧力榫锁压装与分解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垂直起降运载火箭着陆腿弹簧榫锁压装与分解装置及方法,属于榫锁装压分解领域。
背景技术
垂直起降运载火箭作为目前有效降低进入太空成本的重要运载工具,着陆腿作为垂直回收的关键,为多节腿嵌套伸缩结构,一般采用大弹簧力(≥10000N)榫锁用于着陆腿的展开锁定,而榫锁锁定后要满足着陆冲击较大载荷的要求,因此,弹簧力技术要求较大。
着陆腿在榫锁压装后进行收腿,收腿过程中需对榫锁进行分解拆装,目前未见有针对大弹簧力榫锁压装与分解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大弹簧力榫锁安全压装与分解装置,在压装套设置了分解限位孔和压装限位孔,通过通过限位安全杆与限位孔配合,利用压力施加机构对锁定杆的驱动进行榫锁的压缩,最终有效保证了压装到位后或分解过程中的限位安全性,同时,压装套具有导向功能,能够避免压装与分解过程中导向偏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大弹簧力榫锁安全压装与分解装置的压装与分解方法,高效稳定安全的实现榫锁压装与分解。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弹簧力榫锁安全压装与分解装置,榫锁包括第一锁块,第二锁块和设于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之间的弹簧,本发明榫锁安全压装与分解装置包括压装套,限位安全杆,压力施加机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锁定杆;
压装套包括底板和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与底板固定连接,榫锁位于导向机构与底板围成的空间中,底板与第二锁块的外侧面接触,底板设有与锁定杆配合的通孔,导向机构用于限制榫锁与压装套只能沿弹簧伸缩方向产生相对运动;
压装套的导向机构上设有与弹簧伸缩方向垂直的分解限位孔和压装限位孔;
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分别设有沿弹簧伸缩方向的锁定杆留置孔,锁定杆第一端与第一固定件连接后,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一锁块所设锁定杆留置孔,弹簧,第二锁块所设锁定杆留置孔和底板所设通孔;压力施加机构作用于锁定杆第一端,驱动锁定杆向底板方向运动,同时带动第一锁块向底板方向运动至预设位置,限位安全杆与压装限位孔配合,对第一锁块进行限位后使第二固定件安装于锁定杆第二端实现安全压装;
限位安全杆与分解限位孔配合,压力施加机构作用于锁定杆第一端,驱动锁定杆向底板方向运动,使第二固定件相对于底板伸出后移除第二固定件,限位安全杆对第一锁块进行限位后对压力施加机构卸力,然后拆除锁定杆,实现安全分解。
进一步的,限位安全杆的数量为2,2根限位安全杆平行且2根限位安全杆所在平面与底面平行,压力施加机构利用2根限位安全杆中间的空隙作用于锁定杆第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分解限位孔≥1级,压装限位孔≥2级,所述每级包括2个与底板距离相同的限位孔;每级分解限位孔或压装限位孔与2根限位安全杆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分解限位孔与底板的距离大于压装限位孔与底板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压装套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立方体,所述底板为中空立方体的底面,导向机构由中空立方体的4个侧面围成;
所述中空立方体一对侧面设有沿弹簧伸缩方向的开口,用于观察榫锁状态;
所述中空立方体另一对侧面设有分解限位孔和压装限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2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