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涌水量分类的长探-短探-注浆相结合的防治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2719.3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先斌;马东峰;薛亮;方双勇;聂博伦;赵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楚湘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4101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量 分类 相结合 治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涌水量分类的长探‑短探‑注浆相结合的防治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巷道工作面涌水量的大小将涌水量分为Ⅰ、Ⅱ两个类别:2)判断巷道工作面涌水量的大小所属类别,若属于Ⅰ类,则进入步骤3);若属于Ⅱ类,则进入步骤4);3)采取长探‑短探探水孔注浆掘进巷道施工;4)采取长探探水孔注浆掘进巷道施工;5)注浆加固施工。本发明针对巷道工作面涌水情况,将涌水量的大小分为两类,涵盖了巷道工作面涌水量从大到小采用的施工方法,突破了单一施工堵水工艺的局限性,满足了巷道掘进施工领域突发综合性涌水治理方案的迫切需要,具有安全可靠、工期较短、实用高效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建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涌水量分类的长探-短探-注浆相结合的防治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范围的增加,采掘活动引起原岩及附近区域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对围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引起矿井涌水量增加,顶板出现涌水现象。矿井涌水严重威胁着矿山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据统计,地下工程建设中近80%的重大安全事故是由涌水地质灾害及处置不当造成,带来极为惨重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各种不良地质构造和工程扰动作用所诱发的涌水事故成为制约矿山地下工程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
矿山巷道施工水患是影响施工进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根据不同岩性(如深部的砂砾卵石含水层分布广、厚度大,透水性、富水性极强)、不同涌水量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注浆堵水施工技术的局限性,对于涌水量如果采用单一的探水方式进行巷道掘进施工难以满足巷道防治水的需要,会导致施工涌水量堵水效果不明显,延长工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怎样正确安全有效地进行探水堵水施工显得格外重要。为了节约施工成本,针对涌水量大小的不同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要有所区别,那么如何采取安全可靠、工期较短的实用高效的掘进巷道防治水方法,是矿井建设需解决的一个重大工程疑难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安全可靠的基于涌水量分类的长探-短探-注浆相结合的防治水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涌水量分类的长探-短探-注浆相结合的防治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巷道工作面涌水量的大小将涌水量分为Ⅰ、Ⅱ两个类别:
两个类别具体为:
Ⅰ:巷道工作面的涌水量≥15m3/h;
Ⅱ:巷道工作面的涌水量<15m3/h;
2)判断巷道工作面涌水量的大小所属类别,若属于Ⅰ类,则进入步骤3);若属于Ⅱ类,则进入步骤4);
3)采取长探-短探探水孔注浆掘进巷道施工;
4)采取长探探水孔注浆掘进巷道施工。
上述基于涌水量分类的长探-短探-注浆相结合的防治水方法,所述步骤3)具体步骤为:
3-1)先凿除巷道工作面的裸露的岩石,根据施工条件及涌水情况,利用潜孔钻机选择巷道轴向前方、巷道左帮、巷道右帮、巷道顶板、巷道底板五个部位,分别钻长为50m、直径为120mm、水平坡角为6°的探水孔,长探的探水孔深为50m,允许掘进深度为45m,控制范围巷道左帮和巷道右帮分别为20m,巷道顶板和巷道底板分别为15m,预留下次探水安全屏障取值为5m;
3-2)判断工作面的涌水量的大小,若涌水量超过15m3/h,采用边探水边注浆的方式进行堵水,使工作面的涌水量低于15m3/h,若注浆后涌水量仍大于15m3/h时,则在工作面前方增设注浆孔,直至涌水量低于15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楚湘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楚湘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2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