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研磨结构及食物加工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2795.4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0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钱宗华;程建建;潘泽勇;陈冬冬;黎文彬;李学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7 | 分类号: | A47J43/07;A47J4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向森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研磨 结构 食物 加工 器具 | ||
本发明涉及食物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研磨结构及食物加工器具。循环研磨结构包括:静磨盘;动磨盘,沿高度方向设置于静磨盘的相对上方,且动磨盘适于相对静磨盘转动;动磨盘包括:螺旋升料槽,环绕设置于动磨盘的外周面,螺旋升料槽由动磨盘的底面至顶面连续设置;下料口,贯通动磨盘的顶面与底面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循环研磨结构,通过在动磨盘的外周面设置螺旋升料槽,并在动磨盘的顶面与底面之间贯通设置下料口,使得研磨物顺着螺旋升料槽被提升至动磨盘的顶面,随后研磨物又从动磨盘顶面的下料口落回底面,如此往复,实现对研磨物的循环研磨,使得研磨物能得到充分研磨,保证研磨细腻程度,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物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研磨结构及食物加工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物研磨多为人工手动研磨,但手动研磨不仅耗费时间过长,且长时间研磨导致后期发力疲乏,导致研磨不彻底。而采用电动形式进行研磨的食物加工器具,无法像手工研磨一样对食物进行反复研磨,一次研磨难以达到用户口感要求。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进行多次反复研磨的食物加工器具,导致食物研磨后口感不够细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动研磨结构无法对食物进行多次反复研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食物进行多次反复研磨的循环研磨结构。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食物加工器具无法对食物进行多次反复研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食物进行多次反复研磨的食物加工器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循环研磨结构,包括:
静磨盘;
动磨盘,沿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静磨盘的相对上方,且所述动磨盘适于相对所述静磨盘转动;
所述动磨盘包括:螺旋升料槽,环绕设置于所述动磨盘的外周面,所述螺旋升料槽由所述动磨盘的底面至顶面连续设置;下料口,贯通所述动磨盘的顶面与底面设置。
可选的,所述螺旋升料槽沿所述动磨盘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逐渐升高。
可选的,所述动磨盘还包括:引导斜面,由所述动磨盘的顶面的边缘区域朝向所述下料口逐渐倾斜,适于引导研磨物朝所述下料口汇聚。
可选的,所述动磨盘的下表面与所述静磨盘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研磨面。
可选的,所述静磨盘的所述研磨面上设置有若干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由所述静磨盘的中心朝周向边缘延伸,且所述导向槽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动磨盘的旋转方向同向。
可选的,所述循环研磨结构还包括:
滤网筒,环绕设置于所述动磨盘的外周侧,且所述滤网筒与所述静磨盘固定连接;
所述滤网筒壁面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
本发明提供的食物加工器具,包括:
杯体组件;
以及设置于所述杯体组件内的如上述所述的循环研磨结构。
可选的,所述杯体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静磨盘并与所述动磨盘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
杯壁,与所述循环研磨结构的滤网筒间隔设置;
发热盘,沿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循环研磨结构的相对下方位置,所述发热盘与所述杯壁围合形成容纳腔;
刀片,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刀片设置于所述循环研磨结构的相对下方位置,并适于对所述容纳腔内的食材进行搅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27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蜀葵花漱口水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页岩气消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