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3394.0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6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邹如荣;危伟;阮东升;李雷雷;雷志鹏;彭潺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9/04 | 分类号: | B32B19/04;B32B19/06;B32B33/00;B32B15/20;B32B15/18;B32B15/14;B32B9/00;B32B9/04;B32B27/12;B32B27/38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蒋悦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宽频 承载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厚度为3mm~10mm,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波层、阻抗匹配层、电损耗吸波层、磁损耗吸波层和反射层,其中透波层、阻抗匹配层、电损耗吸波层、磁损耗吸波层和反射层均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且透波层掺杂有空心玻璃微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透波层的厚度为0.2mm~3mm,阻抗匹配层的厚度为0.2mm~1mm,电损耗吸波层的厚度为0.2mm~4mm,磁损耗吸波层的厚度为0.6mm~6mm,反射层的厚度为0.2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透波层是将树脂和空心玻璃微珠的共混物附着在纤维布上制成的;共混物中,空心玻璃微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阻抗匹配层是将树脂和导电炭黑的共混物附着在纤维布上制成的;共混物中,导电炭黑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电损耗吸波层是将树脂和电损耗吸收剂的共混物附着在纤维布上制成的;共混物中,电损耗吸收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35%;电损耗吸收剂为石墨烯、导电炭黑、短切碳纤维或其他碳系粉末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损耗吸波层是将树脂和磁损耗吸收剂的共混物附着在纤维布上制成的;共混物中,磁损耗吸收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0%~80%;磁损耗吸收剂为铁硅铬、铁硅铝、铁镍合金粉末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耐高温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波层、阻抗匹配层、电损耗吸波层和磁损耗吸波层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纤维为石英纤维、低介电玻璃纤维、高硅氧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树脂为耐高温改性有机硅树脂、改性酚醛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反射层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8.制备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耐高温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空心玻璃微珠与树脂混匀后,涂覆至纤维布上,烘至表干,作为透波层备用;
S2、将导电炭黑与树脂混匀后,涂覆至纤维布上,先低温加热至表干,后升温固化,重复多次至方阻满足要求,得到阻抗匹配布备用;
S3、将电损耗吸收剂与树脂混匀,涂覆至纤维布上,先低温加热至表干,后升温固化,重复多次直至电损耗吸波布方阻满足要求,得到电损耗吸波布备用;
S4、将磁损耗吸收剂与树脂混匀,涂覆至纤维布上,先低温加热至表干,后升温固化,重复多次直至磁损耗吸波布面密度满足要求,得到磁损耗吸波布备用;
S5、将树脂涂覆至碳纤维布上,烘至表干,作为反射层备用;
S6、将S3所得电损耗吸波布与S4所得磁损耗吸波布进行树脂预浸处理,将树脂分别涂覆于吸波布两面,加热烘至表干,作为电损耗吸波层及磁损耗吸波层备用;
S7、按透波层、阻抗匹配层、电损耗吸波层、磁损耗吸波层和反射层的顺序将各层布堆叠铺放,然后采用复合材料预浸料成型工艺成型,得到耐高温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方阻为2000Ω/□~9000Ω/□;S3中方阻为40Ω/□~1500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磁损耗吸波布面密度为0.8kg/m2~1.3k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33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扣式电池
- 下一篇:一种人脸图片集的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