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市场主体动态博弈最优决策求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3534.4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8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亮;徐亮;汤洪海;乔宁;张超;丁涛;孙瑜歌;樊宇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耿慧敏;朱伟军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场主体 动态 博弈 最优 决策 求解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市场主体动态博弈最优决策求解方法,涉及电力市场领域,考虑电力市场中售电企业承担配额指标,在配额制与绿色证书交易政策下建立了新的市场交易架构,并基于此分析了市场主体决策行为;基于新交易架构中绿色电力与绿色证书的供应过程,提供一种基于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政策的多市场主体动态博弈模型,能够满足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在内的各市场主体利润或效用最大化,获得多主体博弈均衡下的最优决策,充分考虑了配额制政策要求对售电企业进行配额指标考核的实际情况,在此前提下为定量分析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政策的实施对电力市场多主体的影响提供了研究思路,具有较强的实际参考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市场领域,尤其涉及多市场主体动态博弈最优决策求解方法。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和利用已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突出问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配额制与绿色证书配套政策的实施,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将发生改变。但是,以往研究中主要考虑由发电侧的市场主体承担配额指标,如何结合中国配额制与绿色证书交易的实际情况,在考虑对售电侧进行配额考核的前提下,分析配额制与绿色证书配套政策对多市场交易主体最优决策的影响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从而难以真实反映配额制与绿色证书配套政策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多市场主体动态博弈最优决策求解方法,以解决难以真实反映配额制与绿色证书配套政策对电力市场的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市场主体动态博弈最优决策求解方法,包括:
(1)充分考虑绿色电力市场的市场与政策要求,提供一种基于绿色电力与绿色证书供应过程的市场交易架构,真实模拟配额制与绿色证书配套政策实施后更加复杂的市场参与主体决策环境,进而提出以售电企业作为配额考核主体为前提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在内的多主体博弈决策过程;
(2)基于绿色电力市场的交易架构与多主体动态博弈过程,提供一种基于配额制和绿色证书配套政策的多市场主体动态博弈模型,以市场主体利润/效用最大为目标,考虑市场与政策约束条件,求解获得多主体博弈均衡下的最优决策,从而定量分析配额制与绿色证书配套政策对电力市场主体的影响。
优选地,步骤(1)所述提出以售电企业作为配额考核主体为前提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在内的多主体博弈决策过程具体包括:
新的市场交易架构中,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可在电力批发市场中同时出售捆绑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和绿色证书,也可分别在电力批发市场出售非捆绑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绿色证书市场出售绿色证书;常规发电企业仅在电力批发市场出售常规电量;
售电企业或电力交易直购电大用户作为中间环节,将其购买的电力在零售市场出售给电力用户,并保证绿色电力交易量满足配额要求。
优选地,步骤(2)所述基于配额制和绿色证书配套政策的多市场主体动态博弈模型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绿色电力市场的交易架构与多主体动态博弈过程,将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的利润/效用进行表出,进而将各市场主体的最优决策问题转化为利润/效用最大化问题;所述发电企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与常规能源发电企业;
以各市场主体整体利润/效用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实际市场与政策要素的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基于配额制和绿色证书配套政策的多市场主体动态博弈模型。
优选地,所述基于配额制和绿色证书配套政策的多市场主体动态博弈模型为三层模型,求解时将用户侧、售电侧描述的均衡问题转化为KKT条件作为发电侧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最终发电侧的优化问题即转化为具有用户侧、售电侧均衡约束的优化问题,从而求解得到均衡策略下各交易主体的最优决策与利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35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 下一篇:双语对齐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