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5674.5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凌万春;姜程;丁俊文;黄民荣;潘琴;王芳;张凯奇;张纲;熊冰;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1D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和诚容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1 | 代理人: | 雷石清 |
地址: | 4195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延缓 壳体 热处理 降温 速度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套和盛具,
所述保温套为横截面呈正方形、中空的管状体,所述保温套的两端开口,所述保温套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吊柄;
所述盛具包括立柱、底座、卡环、连接环和连接杆,数个所述立柱分别沿所述底座和卡环的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底座和卡环的外侧,且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卡环的下方,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以及所述卡环与所述立柱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分别所述底座和卡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连接环的一侧与数个所述立柱的端面连接、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吊柄,且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卡环的上方;所述保温套的内径大于所述盛具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可与壳体底部匹配固定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的边长等于壳体最大外径的1.5倍,所述保温套的高度等于壳体高度的1.5倍,所述保温套的侧壁厚度为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的外径等于壳体最大外径1.2倍,所述立柱的高度等于壳体高度的1.5倍,所述底座上的凹槽的底部距离所述立柱的下端面的距离等于壳体长度的0.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圆柱状的所述立柱分别沿所述底座和卡环的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在所述底座和卡环的外侧,所述立柱的外径等于1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圆柱体,所述凹槽为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卡环和连接环的轴线共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立柱、底座、卡环、连接环和连接杆分别由耐热钢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和连接环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吊柄,且所述保温套和连接环上的两个所述吊柄分别沿所述保温套和连接环的中心点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柄呈半圆形形状。
10.一种用于延缓钢壳体热处理后降温速度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通过吊装设备先将壳体由盛具的上方放入盛具的内部以实现壳体的底部卡置在底座上的凹槽内、壳体的中间部位卡置在卡环内;
第二步,通过吊装设备与盛具上的吊柄连接,将壳体连同盛具一起放入淬火设备中进行淬火加工;
第三步,待壳体淬火完毕后,通过吊装设备与保温套上的吊柄连接,将保温套吊装至淬火设备中并将其套装在盛具的外部,再通过吊装设备同时与保温套和盛具上的吊柄连接,同时将壳体、盛具和保温套一起调离淬火设备再放入冷却池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6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