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5741.3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9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徐书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丁云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总成 双层 系统 优化 方法 | ||
1.一种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考虑双层隔振的电驱动总成颠簸模型;
S2:获取系统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以及阻尼矩阵;
S3:将质量矩阵、刚度矩阵以及阻尼矩阵代入考虑双层隔振的电驱动总成颠簸模型,对该模型施加路面激励测得系统响应;
S4:根据系统响应,对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的具体结构及涉及的集总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包括以下六个子系统:电驱动总成系统、悬置系统、副车架系统、衬套系统、车身系统以及底盘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考虑双层隔振的电驱动总成颠簸模型表示为:
其中,M为质量矩阵,K为刚度矩阵,C为阻尼矩阵,q为系统位移矩阵,t为时间,qh为路面激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位移矩阵q包括23个集总参数,表示为:
qp=(xp,yp,zp,θxp,θyp,θzp)T
qs=(xs,ys,zs,θxs,θys,θzs)T
qb=(zb,θxb,θyb)T
qu=(zu1,zu2,zu3,zu4)T
其中,qp为动力总成质心位移,qs为副车架质心位移,qb为车身质心位移,qu为簧下质量质心位移,xp为动力总成X方向位移、yp为动力总成Y方向位移、zp为动力总成Z方向位移、θxp为动力总成绕X轴角位移、θyp为动力总成绕Y轴角位移、θzp为动力总成绕Z轴角位移、xs为副车架X方向位移、ys为副车架Y方向位移、zs为副车架Z方向位移、θxs为副车架绕X轴角位移、θys为副车架绕Y轴角位移、θzs为副车架绕Z轴角位移、zb为车身Z方向位移、θxb为车身绕X轴角位移、θyb为车身绕Y轴角位移、zu1为簧下质量左前方位移、zu2为簧下质量右前方位移、zu3为簧下质量左后方位移、zu4为簧下质量右后方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质量矩阵、刚度矩阵以及阻尼矩阵通过拉格朗日建模法获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获取系统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以及阻尼矩阵时根据系统位移矩阵q中集总参数的组成分别确定质量矩阵、刚度矩阵以及阻尼矩阵中集总参数的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7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