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屋拆除用高效降尘系统及降尘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5753.6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9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倪思智;马婧瑜;叶博威;陈小华;吴裕林;王巍;李达伟;刘德庆;王洪涛;马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永恒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 拆除 高效 降尘 系统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房屋拆除用高效降尘系统及降尘工艺,其包括安装在运输车上且可升降折叠的洒水装置以及安装在运输车上用于吸收尘土和水雾的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安装在运输车一侧吸尘管、为吸尘管提供吸力的抽气泵以及用于处理尘土和水雾的处理组件。本申请在拆除房屋时,具有高效降尘的特点,达到提高房屋拆除效率以及便于人们清理建筑垃圾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房屋拆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拆除用高效降尘系统及降尘工艺。
背景技术
房屋是人们生活的常用住处,房屋的稳健是人们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房屋作为建筑物,也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当房屋达到使用年限或者已经出现较大的缺陷时,就需要进行拆除重建。
房屋拆除的过程中,混凝土的破碎会产生一定的尘土和建筑垃圾,在房屋拆除后产生的尘土沉降至一定程度后,对这些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和建筑废物循环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尘土的自然沉降是比较缓慢的,因此,常常通过浇水等方式来对尘土进行沉降。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洒水的方式对尘土进行沉降的方式比较缓慢,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房屋拆除过程中的降尘速度,提高房屋拆除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屋拆除用高效降尘系统及降尘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房屋拆除用高效降尘系统及降尘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房屋拆除用高效降尘系统,包括安装在运输车上且可升降折叠的洒水装置以及安装在运输车上用于吸收尘土和水雾的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安装在运输车一侧吸尘管、为吸尘管提供吸力的抽气泵以及用于处理尘土和水雾的处理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洒水装置以及包括处理组件的吸尘装置,可以对拆除房屋所产生的尘土进行洒水降尘,同时,在底部对尘土以及水雾进行吸收,可以加速降尘的速度和提高降尘质量,从而可以减少尘土过大而影响周围居民健康的情况,此外对尘土进行吸收,可以减少后期清理建筑垃圾所产生或引起的尘土,从根本上清理尘土。
可选的,所述洒水装置包括若干首尾转动连接折叠设置的机械臂,相邻所述机械臂之间通过伸缩缸驱动,远离运输车的所述机械臂上安装有洒水板,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连通安装有洒水软管,所述水箱与洒水软管之间安装有水泵,所述洒水软管远离水箱一端依次穿过机械臂并与洒水板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机械臂、伸缩缸、洒水板、水箱、洒水软管以及水泵,开启伸缩缸,可以带动机械臂展开,以抬起洒水软管一端和洒水板,对高处的房屋拆除位置进行洒水,从而可以灵活的调节洒水板的洒水位置,以更好的对房屋拆除产生的尘土进行降尘。
可选的,所述洒水板转动安装在机械臂上并通过电机调节转动角度,所述洒水板洒水面呈三角形,且在洒水过程中,远离机械臂一侧的洒水量比靠近机械臂一侧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伸缩缸和将洒水板设置成三角状,可以便于调节洒水板的洒水方向以及充分利用洒水的分布来降尘,可以达到更好地降尘效果。
可选的,所述洒水板包括导水管以及与导水管可拆卸式连通的洒水孔板,所述洒水板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洒水孔板远离导水管一侧的洒水面朝上,所述导水管内可拆卸式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导水管与水箱通过储水管连接,所述储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导水管和洒水孔板,洒水孔板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回收利用。
可选的,所述导水管上环设安装有多组弹性弧片,一组所述弹性弧片包括两凸弧面相抵压的弹性弧片,所述过滤网边缘开设有供两弹性弧片嵌入的锁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弹性弧片和开设锁定孔,可以通过转动过滤网,将弹性弧片的凸部嵌入在锁定孔中,以稳固的锁定过滤网,可以便于对过滤网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工人对过滤网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永恒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永恒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