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5783.7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7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孟鸿;赵长斌;杨标;尹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2F1/163 | 分类号: | G02F1/163;G02F1/155;G02F1/1523;G02F1/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芙蓉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光 交流 电致发光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电致发光荧光材料和光致发光荧光材料,所述电致发光荧光材料在交流电压驱动下发射第一光,所述第一光的一部分被所述光致发光荧光材料转化为第二光,未转化的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共同发射形成白光。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电致发光荧光材料和光致发光荧光材料的比例,以调节发射光谱。此外,虽然电致发光荧光材料的发射光谱随电压频率会改变,但是光致发光荧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几乎不会随激发光谱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该方式得到的白光光谱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流电致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ACEL)主要是基于过渡金属或者稀有金属粒子掺杂的硫化锌(ZnS)微米颗粒在交流电场下热电子碰撞激发发光中心原子,激发态原子跃迁而发光。现有的ZnS发光材料的效率较高的颜色是蓝绿色和橙黄色,也有改变ZnS掺杂离子实现白光ACEL的材料,但其缺点是光谱随外加电压和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并且白光的亮度较低。此外,也有将蓝绿色和橙黄色叠层在一个器件中实现白光,虽然其亮度提高了,但是其仍然存在光谱不稳定的情况。还有利用交流电的正负向电压分别驱动叠层蓝绿色和橙黄色发光层实现颜色可调控ACEL器件,但是其器件结构和驱动电路复杂,不利于广泛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白光ACEL的光谱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其中,所述发光层包括电致发光荧光材料和光致发光荧光材料,所述电致发光荧光材料在交流电压驱动下发射第一光,所述第一光的一部分被所述光致发光荧光材料转化为第二光,未转化的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共同发射形成白光。
可选地,所述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具体包括:基底、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底电极、设置于所述底电极上的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的介电层、设置于所述介电层上的顶电极。
可选地,所述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具体包括:基底、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底电极、设置于所述底电极上的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的顶电极,其中所述发光层还包括介电材料。
可选地,所述电致发光荧光材料和光致发光荧光材料的重量比为(0.1:1.9)-(1.9:0.1)。
可选地,所述电致发光荧光材料为蓝光电致发光荧光材料,所述第一光为蓝光,所述光致发光荧光材料为黄光光致发光荧光材料,所述第二光为黄光。
可选地,所述蓝光电致发光荧光材料为掺杂的ZnS,所述黄光光致发光荧光材料为石榴石型氧化物荧光粉、硅酸盐型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和氮氧化物荧光粉。
可选地,所述发光层由重量比为1:1的ZnS:Cu和YAG:Ce组成。
可选地,所述电致发光荧光材料为绿光电致发光荧光材料,所述第一光为绿光,所述光致发光荧光材料为红光光致发光荧光材料,所述第二光为红光。
一种本发明所述的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其中,所述发光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含电致发光荧光材料和光致发光荧光材料的溶液;
将所述含电致发光荧光材料和光致发光荧光材料的溶液进行沉积,并退火,得到所述发光层。
可选地,所述白光交流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基底;
在所述基底上形成底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