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板液压支顶式地下车库防倒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6172.4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秀;苏雨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F15/53 | 分类号: | E05F15/53;F04B53/00;E05F15/70;E05F15/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许耀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支顶式 地下 车库 倒灌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防洪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板液压支顶式地下车库防倒灌装置,包括挡水板组、支撑骨架、液压装置和斜支撑;挡水板组包括内挡水板和外挡水板,分别铰接于支撑骨架两端;支撑骨架埋设于地下,用于支撑挡水板组;液压装置设于挡水板组下,用于翻起挡水板组,并调节角度;斜支撑设置于外挡水板与支撑骨架之间,用于在外挡水板翻起时提供辅助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没有发生暴雨和/或洪水时与地面保持平整,作为车道使用,而在暴雨和/或洪水来临时,可以通过液压装置翻起挡水板组,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翻起角度和高度以及添设斜支撑的数量,有效实现了地下车库的防洪防倒灌,保证地下车库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洪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板液压支顶式地下车库防倒灌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暴雨洪灾导致地下车库倒灌,造成惨重的车辆损失。而目前大部分地下车库采用的防洪方法是自备沙袋,在可能出现淹水时,将沙袋在入口处堆高,来抵抗可能的洪水。该方法自动化程度不高,在水压较大、水流较快时,有时无法抵御水流,导致明水大量内灌,而内部水泵来不及排水,就会导致车辆淹水损坏甚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中国专利CN107366347A公开了一种地下通道防淹防倒灌排水系统,在地下通道入口地面开挖凹槽,凹槽外部设置脚踏保护罩和竖向支撑,凹槽内安装二级防淹防倒灌装置,其上部设有透水保护盖,下部设有雨水过滤层,侧壁为刚性侧壁挡水板,二级防淹防倒灌装置下部与凹槽底部有一定空间,与下水道进水口相连。当大雨来袭时,雨水从透水保护盖进入排水系统,随着凹槽内水位上升,二级防淹防倒灌装置利用浮力同时上升,透水保护盖上的连接线带动防倒灌隔水板逐渐闭合。但该专利仅能应对短时间内较大水流的防倒灌,无法应对洪水等突发性大水流的淹水、倒灌。
中国专利CN213448747U公开了一种地下车库防雨水倒灌装置,包括槽体,槽体底端固定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槽体内部连通,槽体顶面贴合有盖板,盖板与槽体顶面贴合处固定设有密封垫。通过扇形箱体的设置,通过电动伸缩杆能够转动扇形箱体90°转角,使得扇形箱体挡住地下停车场入口处,这样能够有效的阻止外界雨水流入地下停车场内。但该专利的扇形高度在制造时即被固定,仅能挡住扇形高度以下的积水进入地下车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双板液压支顶式地下车库防倒灌装置。可根据洪水量调整挡水板角度,改变防水板防洪高度,实现了地下车库的有效防倒灌;并且在不使用时与地面保持平整,不影响地下车库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板液压支顶式地下车库防倒灌装置,包括挡水板组、支撑骨架、液压装置和斜支撑;
所述的挡水板组包括内挡水板和外挡水板,分别铰接于支撑骨架两端;
所述的支撑骨架埋设于地下,用于支撑挡水板组;
所述的液压装置设置于挡水板组下,用于翻起挡水板组,并调节角度;
所述的斜支撑设置于外挡水板与支撑骨架之间,用于在外挡水板翻起时提供辅助支撑;
在未发生暴雨和/或洪水时,挡水板组呈水平状态,外挡水板设置于内挡水板之上,并与地面保持相平,用作车道;在发生暴雨和/或洪水时,液压装置依次翻起外挡水板和内挡水板,并使内挡水板抵接于外挡水板下表面,以提供支撑,并通过设置斜支撑,辅助支撑外挡水板,支撑骨架为防倒灌装置提供反力,防止装置被洪水冲倒、冲走。
优选地,所述的防倒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支撑骨架上的多个第一卡棱,所述的第一卡棱截面呈三角形,第一卡棱与车道宽度等长;所述的斜支撑设置于外挡水板下,一端抵住外挡水板的下表面,另一端抵住第一卡棱的斜面,用于在外挡水板翻起时提供辅助支撑。
优选地,内挡水板支撑外挡水板处设有固定于内挡水板下表面的第二卡棱,用于在支撑时提供摩擦阻力,防止内挡水板滑开,并辅助内挡水板的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6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