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缩天然胶乳无氨复合保存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6849.4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0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广;桂红星;宋亚忠;丁丽;黄红海;李建伟;戴拓;王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C1/06 | 分类号: | C08C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华民 |
地址: | 570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天然 胶乳 复合 保存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浓缩天然胶乳无氨复合保存剂,包括杀菌剂、碱性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杀菌剂为硫酮衍生物和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混合物;所述硫酮衍生物为羟基吡啶硫酮、吡啶硫酮锌、吡啶硫酮钠、吡啶硫酮脲、丙硫菌唑中至少一种;所述硝基咪唑类衍生物为替硝唑、奥硝唑、甲硝唑、二甲硝咪唑、异丙硝唑、赛克硝唑中至少一种。能够与浓缩天然胶乳形成稳定胶体,形成新型复合保存体系具有不含氨、不挥发、无刺激、易溶于水的特点,可有效保存浓缩天然胶乳6个月以上,且制备的无氨浓缩胶乳综合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橡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浓缩天然胶乳无氨复合保存剂。
背景技术
天然橡胶是指通过巴西三叶橡胶树自然合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按照工艺需求分为天然橡胶生胶和浓缩天然胶乳。从橡胶树直接采集到的天然胶乳称为鲜胶乳,是橡胶粒子分散在水相(即乳清)中所形成的天然大分子乳液,新鲜天然胶乳总固体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介于20%~45%。在新鲜天然胶乳中,还存在大量的非橡胶物质,其含量相当于胶乳总重量的5%。为此,必须通过离心浓缩等工艺,将新鲜天然胶乳的总固体含量提高到60%左右,同时,将非橡胶物质含量,降低至2%以下。所得到的天然胶乳称为离心浓缩天然胶乳。
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氨及氨+TT/ZnO的复合保存体系作为新胶乳和浓缩胶乳的保存剂来保存胶乳。由于氨的挥发性、刺激性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TT存在生成亚硝胺的风险,它的存在影响制品的安全,而ZnO会影响胶乳的稳定性和硫化性能,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长期来看,氨保存体系必将被淘汰,因此研发高效、经济的无氨保存体系成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全球浓缩天然胶乳年产量已达100万吨以上,采用浓缩胶乳作为原材料制备乳胶制品具有工序简单、动力消耗少、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性能优异等优点,因此浓缩胶乳应用越来越广泛,消耗量逐年提高。
但由于天然胶乳中含有大量易降解的非胶组分,在细菌作用下腐败变质会严重破坏胶乳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添加杀菌剂来维持胶乳的稳定性,当前生产上普遍采用高氨保存(氨含0.7%),从而导致生产环境恶劣,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天然胶乳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浓缩天然胶乳中含有蛋白质、磷脂、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在细菌作用下会腐败变质从而破坏胶乳稳定性使其凝固。因此需要补充杀菌剂来保持胶乳的稳定性,当前生产上普遍采用氨及其复合保存剂来保存胶乳,保存效果良好,但氨存在一定的挥发性和刺激性,具有一定的污染性,随着产业升级的发展,氨及其复合保存体系必将被淘汰。
当前国内外市场销售的浓缩胶乳基本全部为高氨浓缩胶乳,有部分厂家开发了少量的低氨、无氨浓缩胶乳,但普遍存在应用性能较差,成本较高等问题。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尝试过五氯酚钠、羟胺、壳聚糖、均三嗪等多种物质来保存胶乳,但至今仍未能实现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浓缩天然胶乳无氨复合保存剂,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浓缩天然胶乳无氨复合保存剂,包括杀菌剂、碱性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杀菌剂为硫酮衍生物和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硫酮衍生物为羟基吡啶硫酮、吡啶硫酮锌、吡啶硫酮钠、吡啶硫酮脲、丙硫菌唑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硝基咪唑类衍生物为替硝唑、奥硝唑、甲硝唑、二甲硝咪唑、异丙硝唑、赛克硝唑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钾、月硅酸钠、平平加“O”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碱性稳定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氢钠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硫酮衍生物用量为天然胶乳的0.03~0.0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6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