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以及微球蛋白标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8394.X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庄紫云;姜奥;张清宇;周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33/532;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陈佳妹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 微流控 芯片 以及 球蛋白 方法 | ||
1.一种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设置有反应腔、第一微流道、第二微流道以及第三微流道;所述第一微流道、所述第二微流道以及所述第三微流道分别与所述反应腔相连通,所述反应腔的其中一侧形成第一端部且在另一侧的相对位置形成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微流道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一微流道呈倾斜状,以使得所述第一微流道内的液体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入所述反应腔内,所述第二微流道以及所述第三微流道均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反应腔的腔底面由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逐渐下沉,所述反应腔的腔底面呈坡面状结构,所述反应腔的横向宽度由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侧逐渐收窄;所述第二微流道用于清除上清液,所述第三微流道用于收集微球;
加热模块,安装于所述芯片本体以用于对所述反应腔加热;及
超声模块,用于从所述反应腔的上方对所述反应腔进行纵向超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的横向截面呈三角形形状,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反应腔的其中一个顶角处;
或者,所述反应腔的横向截面呈椭圆形形状,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反应腔的长轴方向的其中一个顶点;
或者,所述反应腔的横向截面呈棱形形状,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反应腔的其中一个顶角处;
或者,所述反应腔的横向截面呈喇叭状,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反应腔的开口较小的喇叭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流道与所述第一端部连通的位置较所述第二微流道与所述第一端部连通的位置更靠近于所述反应腔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出样口,所述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一微流道连通于所述反应腔,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二微流道连通于所述反应腔,所述出样口通过所述第三微流道连通于所述反应腔。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第一驱动模块和/或第二驱动模块;
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芯片本体且与所述第二微流道相通,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微流道内的液体流动提供动力;
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芯片本体且与所述第三微流道相通,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三微流道内的微球流动提供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反应腔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转动阀门模块,所述转动阀门模块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微流道连通,所述转动阀门模块的多个进液端分别用于连接不同的试剂通道。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球标记微流控芯片的微球蛋白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控制加热模块维持反应腔的温度至预设温度,将含有缓冲液的微球溶液通过第一微流道加入至反应腔内;
S2、控制超声模块对所述反应腔内的微球溶液纵向超声,使得微球溶液中的微球颗粒沉降,通过第二微流道去除所述反应腔内的上清液,通过所述第一微流道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缓冲液;
S3、控制超声模块对所述反应腔内的微球溶液纵向超声,使得微球溶液中的微球颗粒沉降,通过所述第一微流道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活化剂,反应预设时间;
S4、控制超声模块对所述反应腔内的微球溶液纵向超声,使得微球溶液中的微球颗粒沉降,通过第二微流道去除所述反应腔内的上清液,通过所述第一微流道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缓冲液;
S5、控制超声模块对所述反应腔内的微球溶液纵向超声,使得微球溶液中的微球颗粒沉降,通过所述第一微流道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抗体,反应预设时间;
S6、控制超声模块对所述反应腔内的微球溶液纵向超声,使得微球溶液中的微球颗粒沉降,通过第二微流道去除所述反应腔内的上清液,通过所述第一微流道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缓冲液;
S7、控制超声模块对所述反应腔内的微球溶液纵向超声,使得微球溶液中的微球颗粒沉降,通过所述第一微流道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封闭液,反应预设时间;
S8、控制超声模块对所述反应腔内的微球溶液纵向超声,使得微球溶液中的微球颗粒沉降,通过第二微流道去除所述反应腔内的上清液,通过所述第一微流道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缓冲液;
S9、通过所述第一微流道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储存液;
S10、通过第三微流道收集蛋白标记的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83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