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流阻高承压盲插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8440.6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37/36 | 分类号: | F16L37/36;G06F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流阻高承压盲插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流阻高承压盲插接头,包括插头模块和插座模块;所述插头模块的一端嵌入在插座模块的一端与插座模块进行衔接导通;所述插头模块包括插头阀座、插头体、插头阀芯;所述插座模块包括插座阀座、插座浮动套、插座固定座。本发明开发出流阻较小、承压高的盲插接头,产品能够在带压零泄漏的情况下,实现管路的快速通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快速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流阻高承压盲插接头。
背景技术
液冷技术常被应用在高端电子产品、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的CPU散热中,属于比较高端的技术,对于液冷系统,模块与箱体的结合少不了盲插接头,一款性能优异的盲插接头可以提高整体系统的散热性能。
传统的盲插接头结构具有以下问题:
1、传统盲插结构复杂;
2、传统盲插结构有效通径较小,产品流阻较大,散热系统中介质流通不畅,导致整体的液冷系统散热效果不够理想;
3、传统盲插结构不能实现高压环境的无泄漏插拔;
4、传统盲插结构采用线接触的圆形卡簧,整体结构的爆破压力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流阻高承压盲插接头,以解决传统的盲插接头结构复杂,产品流阻较大,散热系统中介质流通不畅,导致整体的液冷系统散热效果不够理想,不能实现高压环境的无泄漏插拔和整体结构可承受的爆破压力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流阻高承压盲插接头,包括插头模块和插座模块;所述插头模块的一端嵌入在插座模块的一端与插座模块进行衔接导通;
所述插头模块包括插头阀座、插头体、插头阀芯;所述插头体的外轮廓呈阶梯轴式结构,所述插头体沿着轴线方向开有插头流道;所述插头阀座呈圆柱筒体结构,所述插头阀座一端嵌套在插头体一端的外轮廓上;所述插头阀芯设置在插头体另一端的下部;位于插头体中插头流道两端的所述插头阀座与插头阀芯之间设置有插头弹簧,所述插头弹簧的一端与插头阀座相连,插头弹簧的另一端将插头阀芯顶紧在插头流道内;
所述插座模块包括插座阀座、插座浮动套、插座固定座;所述插座阀座呈圆柱筒体状,所述插座阀座的外轮廓及内轮廓均呈阶梯轴式结构,且插座阀座的内轮廓形成插座流道;所述插座浮动套的外轮廓紧贴在插座阀座一端的插座流道内壁上;所述插座浮动套嵌套在插座阀座内轮廓上;所述插座浮动套的端部内壁与插座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插座弹簧,所述插座弹簧的一端与插座浮动套内壁相连,插座弹簧的另一端与插座固定座的内壁相连;所述插座固定座设置在插座阀座端部且与插座流道导通;
所述插头阀芯与插座浮动套中流道角度设计为30°,降低流阻。
所述插座阀座的内轮廓呈阶梯面结构,插座阀座与插座固定座的插座流道衔接处设置有卡簧槽,插座阀座与插座固定座之间通过卡簧限位固定;
所述插头阀座与插头体之间、插头阀座的外轮廓上、插头阀芯与插头体之间均设置有插头密封圈;所述插座阀座与插座浮动套之间、插座浮动套的外轮廓上、插座阀座的外轮廓上均设置有插座密封圈;
所述插头密封圈和插座密封圈都采用与轴配合的形式,实现了高压环境下的零泄漏,避免了插拔过程介质压力冲出插头密封圈和插座密封圈的情况。
所述卡簧采用方形,在插座固定座与卡簧的配合面上实现面接触。
进一步的,盲接插头的有效通径为3mm。
本发明的一种低流阻高承压盲插接头,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盲插结构简单,可以快速的传递液冷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8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