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8645.4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5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靳宏云;鲍云昆;王光亮;洪世锋;罗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检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承载力 检测 装置 及其 装配 使用方法 | ||
1.一种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桩帽(1)、抱箍(2)、吊耳(4)、紧固螺栓(6)、抱箍固定螺栓(7)、固定耳(8);
所述的抱箍(2)套设在试验桩桩身(9)靠近端头位置的外侧,通过抱箍固定螺栓(7)与试验桩桩身紧固连接;
所述的桩帽(1)套设在试验桩桩身的端头位置,位于抱箍(2)上部;桩帽(1)外侧设置有吊耳(4);
所述的抱箍(2)两侧设置有多组固定耳(8),桩帽(1)底面设置有螺栓孔(11),螺栓孔(11)位置与固定耳(8)位置对应且大小匹配;所述的紧固螺栓(6)穿过螺栓孔(11)和固定耳(8)以连接桩帽(1)与抱箍(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帽(1)设置为多层,包括顶板(1.1)、中间板(1.2)和底板(1.3);所述的底板(1.3)靠近抱箍(2)设置,并通过紧固螺栓(6)与抱箍(2)紧固连接;所述的顶板(1.1)、中间板(1.2)和底板(1.3)上设置有多处配合的螺栓固定孔(10);在螺栓固定孔(10)内通过设置的桩帽固定螺栓(3)将顶板(1.1)、中间板(1.2)和底板(1.3)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帽(1)、抱箍(2)、吊耳(4)、紧固螺栓(6)、抱箍固定螺栓(7)、固定耳(8)材料均为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3)内设置有紧固螺栓滑槽(5),所述的紧固螺栓(6)收藏在紧固螺栓滑槽(5)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板(1.2)设置为两层,即第一中间板(1.2.1)、第二中间板(1.2.2);第一中间板(1.2.1)、第二中间板(1.2.2)之间设置有凸凹榫结构;第一中间板(1.2.1)与第二中间板(1.2.2)通过凸凹榫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凸凹榫结构为,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中间板(1.2.1)上的第一榫杆(1.4)和第二中间板(1.2.2)上的第二榫杆(1.5);第一榫杆(1.4)和第二榫杆(1.5)配合对应设置;在第一榫杆(1.4)上设置有凸榫,在第二榫杆(1.5)上设置有凹榫,通过将凸榫嵌入凹榫内以固定第一中间板(1.2.1)和第二中间板(1.2.2);第一榫杆(1.4)和第二榫杆(1.5)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凸凹榫结构为,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中间板(1.2.1)和第二中间板(1.2.2)上的多个凹榫点;第一中间板(1.2.1)和第二中间板(1.2.2)对应后,设置在第一中间板(1.2.1)上的凹榫点与设置在第二中间板(1.2.2)上的凹榫点相互对应;设置有凸榫块;凸榫块的形状尺寸与上下两个凹榫点对应后形成的空间吻合;通过在凹榫点内嵌入凸榫块以固定第一中间板(1.2.1)和第二中间板(1.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千斤顶、基准梁、百分表;所述的基准梁设置在基准梁与桩帽(1)上部,百分表固定设置在基准梁之上,百分表表针与桩帽(1)上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的千斤顶固定设置在桩帽(1)上部中心位置;所述的千斤顶上部设置主梁,主梁上部设置次梁;千斤顶与主梁接触连接;千斤顶通过油管与加压工作站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板,该承压板设置在千斤顶与主梁接触连接处。
10.使用建筑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待桩基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规范要求的养护龄期及混凝土强度后,对试验桩桩身的桩头浮浆进行剔琢处理,桩的顶面确立水平,剔琢面凸凹不平时,用铺垫山砂找平;
步骤2)进行桩帽安装,先安装桩帽(1)的底板(1.3),使底板(1.3)中心与桩的中心同轴;
步骤3)将抱箍(2)套入试验桩桩身之上,使用抱箍固定螺栓(7)紧固固定;
步骤4)将紧固螺栓(6)从底板(1.3)内的紧固螺栓滑槽(5)抽出或旋出,以此旋入桩帽(1)底面设置的螺栓孔(11)和抱箍(2)两侧设置的固定耳(8);多根紧固螺栓(6)与固定耳(8)的配合,以固定桩帽(1)的底板(1.3)与抱箍(2);
步骤5)依次将中间板(1.2),顶板(1.1)安装上去并在四角用桩帽固定螺栓(3)拧紧固定,便完成钢桩帽安装;其中,中间板的安装根据具体结构而定:
a、该凸凹榫结构为,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中间板(1.2.1)上的第一榫杆(1.4)和第二中间板(1.2.2)上的第二榫杆(1.5);第一榫杆(1.4)和第二榫杆(1.5)配合对应设置;在第一榫杆(1.4)上设置有凸榫,在第二榫杆(1.5)上设置有凹榫,通过将凸榫嵌入凹榫内以固定第一中间板(1.2.1)和第二中间板(1.2.2);第一榫杆(1.4)和第二榫杆(1.5)垂直设置;针对该凸凹榫结构,将凸榫嵌入凹榫内部,实现第一榫杆(1.4)和第二榫杆(1.5)的紧固固定;垂直设置的第一榫杆(1.4)和第二榫杆(1.5)以及凸榫、凹榫的嵌合平衡中间板的重心与桩的中心同轴;
b、该凸凹榫结构为,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中间板(1.2.1)和第二中间板(1.2.2)上的多个凹榫点;第一中间板(1.2.1)和第二中间板(1.2.2)对应后,设置在第一中间板(1.2.1)上的凹榫点与设置在第二中间板(1.2.2)上的凹榫点相互对应;设置有凸榫块;凸榫块的形状尺寸与上下两个凹榫点对应后形成的空间吻合;通过在凹榫点内嵌入凸榫块以固定第一中间板(1.2.1)和第二中间板(1.2.2);凸榫块和凹榫点均匀设置在第一中间板(1.2.1)和第二中间板(1.2.2)上,其相互嵌合平衡中间板的重心与桩的中心同轴;
步骤6)在桩帽(1)的螺栓固定孔(10)内通过设置的桩帽固定螺栓(3)将顶板(1.1)、中间板(1.2)和底板(1.3)紧固连接,构成桩帽(1)为一整体;
步骤7)在桩帽顶板上安装千斤顶,千斤顶上安装主梁、在主梁上安装次梁;在千斤顶与主梁之间安装设置承压板;
步骤8)加足荷载,在反力平台下架设基准梁、安装百分表,使百分表表针与钢桩帽顶部接触良好,安装加压工作站、油管与千斤顶相连接,按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检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检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86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