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evit和CAD的建筑结构混合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9042.6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6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康永君;赖逸峰;方长建;赵广坡;刘济凡;周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8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evit cad 建筑结构 混合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Revit和CAD的建筑结构混合设计方法,本方法以一套结构设计数据为核心进行数据传递,提出特定的设计流程、设计内容拆分和各类视图、底图,分别利用Revit和CAD软件进行设计和制图,形成一种BIM技术下建筑结构的混合设计方法,在设计前期,以CAD软件进行设计配合;设计协同中,采用Revit软件,利用提资视图与模型链接的方式与建筑、设备专业完成设计配合;结构设计中,利用Revit软件的中心模型进行多人协同工作;结构施工图设计中,根据各类图纸的表达特点,分别采用CAD和Revit软件进行绘制。本方法一部分内容利用Revit软件进行设计,另一部分内容利用CAD软件进行制图,使该方法同时具备三维设计和二维设计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基于Revit和CAD的建筑结构混合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往往采用单一的设计软件或平台完成设计,即AutodeskCAD或Revit。但以上两款设计软件形成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各有优劣:CAD软件具备二维设计优势,能够更效率地对结构设计成果进行二维图形表达,且适合通过图例表达法绘制施工图,符合行业习惯,但在复杂结构中效率低下,功能局限;Revit软件具备三维设计优势,具备三维可视化功能,可完成BIM技术下各专业的配合工作,但在部分制图表达上不符合行业习惯,制图难度大。单独使用CAD进行设计时,其数据与前期的PKPM或YJK等计算软件分离,设计修改时需要同时维护两套数据,往往导致人为疏漏,使得数据缺乏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Revit和CAD的建筑结构混合设计方法,以一套结构设计数据为核心,解决目前单一软件无法高效完成BIM技术下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更加适应全专业BIM协同设计和结构专业高效设计的需求,达到提高结构设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Revit和CAD的建筑结构混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设计项目启动后,以CAD建筑资料为基础,形成CAD结构初步布置,然后导入至结构计算软件中,建立结构计算模型;
步骤2:经过结构计算软件的计算,将包含计算结果的结构计算模型通过Revit插件导入至Revit中,实现计算数据的自动转化,建立结构BIM模型;
步骤3:利用CAD建筑资料,构建建筑BIM模型和设备BIM模型,并创建出建筑BIM模型的建筑出图视图、建筑工作视图、建筑提资视图和轴网视图,以及创建出设备BIM模型的设备出图视图、设备提资视图和设备工作视图,结构设计师通过Revit复制监视功能,将建筑BIM模型的轴网视图复制到结构BIM模型中;
步骤4:结构设计师以步骤2中建立的结构BIM模型为核心与建筑设计师和设备专业设计师开展协同设计;并将结构BIM模型中的结构构件信息通过结构工作提资视图分别反馈至建筑BIM模型的建筑工作视图和设备BIM模型的设备工作视图,实现设计过程中的结构提资;同时分别将建筑BIM模型中的建筑提资视图和设备BIM模型中的设备提资视图反馈至结构工作视图,实现建筑提资和设备提资,使结构设计师在结构工作视图中进行协同设计时及时获得建筑、设备专业的设计信息;
步骤5:完成协同设计后,将结构BIM模型中的结构构件信息分别通过结构出图提资视图反馈至建筑BIM模型的建筑出图视图和设备BIM模型的设备出图视图,实现设计完成后的结构提资;
步骤6:结构设计师利用结构BIM模型进一步开展结构施工图设计,得到结构平面施工图、楼梯施工图、墙柱施工图、基础施工图、板施工图和梁施工图。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
步骤61:利用结构BIM模型在Revit中创建结构平面出图视图和结构楼梯出图视图,分别进行施工图设计,形成结构平面施工图和楼梯施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9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