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瓶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9053.4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2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谢曼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峰众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3/20 | 分类号: | B65D83/20;B65D83/42;B65D83/70;B65D8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49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瓶 组件 | ||
1.一种玻璃瓶组件,包括玻璃瓶本体(1)、添料口(3)、封堵盖(4)和出液管(5),所述添料口(3)和出液管(5)均连通设置在玻璃瓶本体(1)上,所述封堵盖(4)盖设在添料口(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瓶本体(1)的开口上设置有增压机构(2),所述增压机构(2)包括增压筒(21)和移动推杆(22),所述增压筒(21)连通固定设置在玻璃瓶本体(1)的开口上,且增压筒(21)上活动插接有移动推杆(22),所述移动推杆(22)外缠绕连接有支撑弹簧(23),且支撑弹簧(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增压筒(21)的外侧壁上和移动推杆(22)的侧壁上,所述移动推杆(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橡胶板(24),且移动推杆(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活塞(25),所述增压活塞(25)活动设置在增压筒(2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筒(21)上设置有恒压机构(6),恒压机构(6)的设置,用于恒压的作用,所述恒压机构(6)包括恒压筒(61)和恒压孔(62),所述恒压筒(61)连通插接在增压筒(21)的侧壁上,且恒压筒(61)的位置设置在增压活塞(25)初始位置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筒(61)上开设有恒压孔(6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机构(6)内设置有防尘机构(7),防尘机构(7)的设置,可实现对恒压孔(62)起到罩设的作用,从而可以防止固体颗粒通过恒压孔(62)进入到玻璃瓶本体(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7)包括移动槽(71)和封堵板(72),所述移动槽(71)开设在恒压筒(61)上,且移动槽(71)与恒压孔(62)相连通,所述移动槽(71)内活动设置有封堵板(72),且封堵板(72)上开设有透气孔(75),所述透气孔(75)与恒压孔(62)相匹配设置,且透气孔(75)内固定设置有过滤筛网(76),所述封堵板(7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支撑组件(73),且导向支撑组件(7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槽(71)的侧壁上,所述封堵板(72)的上端面上铰接有推拉杆件(74),且推拉杆件(74)的自由端铰接在按压橡胶板(24)的下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撑组件(73)包括导向支撑杆(731)、导向支撑筒(732)和导向支撑弹簧(733),所述导向支撑杆(731)活动插接在导向支撑筒(732)内,所述导向支撑弹簧(733)缠绕连接在导向支撑杆(731)外,且导向支撑弹簧(7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支撑杆(731)的侧壁上和导向支撑筒(732)的外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件(74)包括一号推拉杆(741)和移动插接杆(742),所述一号推拉杆(741)的倾斜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插接杆(742),且移动插接杆(742)活动插接在移动插接孔(743)内,所述移动插接孔(743)开设在二号推拉杆(744)上,且移动插接孔(743)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支撑组件(745),所述限位支撑组件(745)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插接杆(742)的下端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组件(745)包括限位支撑杆(7451)、限位支撑筒(7452)和限位支撑弹簧(7453),所述限位支撑杆(7451)活动插接在限位支撑筒(7452)内,所述限位支撑弹簧(7453)缠绕连接在限位支撑杆(7451)外,且限位支撑弹簧(745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支撑杆(7451)的侧壁上和限位支撑筒(7452)的外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筒(61)的开口端上设置有封堵机构(8)。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8)包括弧形抵触板(81)和支撑移动槽(82),所述弧形抵触板(81)活动插接在支撑移动槽(82)内,且支撑移动槽(82)开设在恒压筒(61)上,所述弧形抵触板(81)位于支撑移动槽(82)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堵板(83),且封堵板(8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4),所述复位弹簧(84)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85)的侧壁上,且支撑杆(85)固定设置在恒压筒(61)的内侧壁上,所述封堵板(83)的高度大于恒压筒(61)的内筒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峰众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峰众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90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