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光纤配线方法及网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9204.6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6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发义;吕锡纲;高英利;李双良;臧权会;高双全;赵宁;周建楠;尹鹏;李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32 | 分类号: | H04B10/032;H04B10/038;H04B10/079;H04B10/25;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白玉卓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高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光纤 方法 网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光纤配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光纤配线方法及网管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远程通过自动配线单元进行信息配置及配线;S2:实时监测并定期远程对联测试光缆的状态,并采集光缆的相关数据;S3:依据光缆数据分析判断光缆运行状态,排查隐患;S4:对正在使用的存在隐患或故障的光缆依据决策切换至相应的备用电缆,对备用的存在隐患或故障的光缆进行记录;该无需谐调天窗点,可定期实现对网络的测试,及时发现隐患并由自动配线单元切换至备用线路,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维护和维修,降低故障率;同时可实时监测网络,在有故障时自动配线单元将线路切换,迅速恢复网络,响应时间短,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配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光纤配线方法及网管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给通信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目前世界大约85%的通信业务经光纤传输,长途干线网和本地中继网也已广泛使用光纤。特别是近几年,以IP为主的Internet业务呈现爆炸性增长,这种增长趋势不仅改变了IP网络层与底层传输网络的关系,而且对整个网络的组网方式、节点设计、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光纤网络的节点光缆传输无法实时监测,不能及时发现光缆的隐患,定期需要谐调天窗点以进行日常排查和检修,花费时间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光纤配线方法及网管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光纤配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远程通过自动配线单元进行信息配置及配线;
S2:实时监测并定期远程对联测试光缆的状态,并采集光缆的相关数据;
S3:依据光缆数据决策输出光缆运行状态及隐患分类;
S4:对正在使用的存在隐患或故障的光缆依据决策切换至相应的备用电缆,对备用的存在隐患或故障的光缆进行记录。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S1中,在进出线缆之间连接自动配线单元,自动配线单元与总管理单元连接,依据总管理单元传输的信号进行进出线缆的对应分配。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S2中,进线缆还连接有光缆监测单元,光缆监测单元对光缆状态进行测试,且采集光缆的数据包括工作波长、插入损耗、回波损耗、串扰、偏振相关损耗、波长相关损耗、温度相关损耗以及传输光功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S3中,运算决策模块内设置的决策算法依据采集的数据运算得到光缆的运行状态,光缆的运行状态包括正常、隐患和故障三类。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决策算法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并通过前期训练数据集训练得到三层的BP神经网络决策模型。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运算决策模块输出采用编号表示形式,依据前期数据的训练,决策算法运算得到状态类别,并用不同编号表示。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S4中,当工作中光缆对应的决策结果为隐患或故障时,运算决策模块输出隐患或故障信号给总管理单元的链路配置模块,链路配置模块依据隐患信号,输出新的无误的链路配置,同时自动配线单元动作,进行新的信息配置及配线。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自动配线单元的信息配置主要进行修改自动配线单元输入端光缆与输出端光缆的对应关系、光开关动作信息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S4中,运算决策模块输出的运行状态信息传递给总管理单元的维护终端中,所述维护终端汇总隐患及故障信息,信息包括对应的光缆、隐患编号以及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9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TPU口腔弹性膜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