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硬度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9538.3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隆;张泽;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G01N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汇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6 | 代理人: | 杨雪琴 |
地址: | 516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硬度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量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硬度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通过在待测电池的预设位置施加作用力,获取该待测电池在所述作用力的作用下的载荷值和形变量;根据载荷值、形变量和预设的硬度系数,计算出待测电池的硬度。本发明可实现机器自动化测试出待测电池的硬度,根据该硬度可量化评判电池是否发软,准确率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检测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硬度检测池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锂电池的化成是影响电池性能极其重要的一道工序。而在化成工序中,电池软化是其中最为突出且难以检测出来的严重不良之一。一方面,电池发软容易引起电池内部极化增加,电池的内阻增高,这极大地威胁了电池组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电池发软也容易引起Swelling(膨胀)异常,使得极片难以紧密粘接在一起,从而导致电池容量跳水,故不仅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还潜在较大的漏液风险。
目前,检测锂电池是否发软主要是通过人工用手掰电池,依靠手的触感来辨别电池是否发软,这种检测方式具有以下缺点:①缺少电池发软与否的量化标准,电池发软的程度不可量化;②识别软电池的触感因人而异,无法建立统一的标准,准确率低;③实现全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人力成本非常高。
可见,目前的电池发软检测方法缺少量化标准,难以量化判断电池的发软程度,准确率低,且检测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硬度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目前的电池发软检测方法缺少量化标准,难以量化判断电池的发软程度,准确率低,且检测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电池硬度检测方法,包括:
在待测电池的预设位置施加作用力,获取所述待测电池在所述作用力的作用下的载荷值和形变量;
根据所述载荷值、形变量和预设的硬度系数,计算出所述待测电池的硬度。
一种电池硬度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待测电池的预设位置施加作用力,获取所述待测电池在所述作用力的作用下的载荷值和形变量;
硬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载荷值、形变量和预设的硬度系数,计算出所述待测电池的硬度。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上述电池硬度检测方法。
一个或多个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电池硬度检测方法。
上述电池硬度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在待测电池的预设位置施加作用力,获取该待测电池在所述作用力的作用下的载荷值和形变量;根据载荷值、形变量和预设的硬度系数,计算出待测电池的硬度。通过该硬度可实现机器自动化量化评判电池是否发软,准确率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检测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硬度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硬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9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