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光伏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0073.3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0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鹏城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51;H01M50/256;H02S40/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龙艳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型光伏储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光伏储能装置,涉及光伏储能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蓄能电池需要频繁的放电从而进行多次拆解更换,螺栓的固定结构无法提高蓄能电池盒拆卸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整体的使用效率的问题。一种环保型光伏储能装置,包括三个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内侧活动安装有蓄能电池盒,所述限位框架前端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支撑斜柱A,所述限位框架前端的另一侧固定焊接有支撑斜柱B,所述支撑斜柱A下侧的前端面贯穿设置有方型凹槽A,所述方型凹槽A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块A。本发明通过在旋转杆内部固定焊接伸拉型弹簧,由于活动杆和旋转杆整体的长度长于支撑斜柱B的高度,使得伸拉型弹簧为向内收收缩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储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光伏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伏被定义为射线能量的直接转换。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指太阳能向电能的转换,即太阳能光伏。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硅等半导体材料所制成的太阳能电板,利用光照产生直流电,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太阳能电池。光伏储能则需要蓄能电池进行长时间的蓄能,把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
但是,现有的一些装置对光伏作用下的蓄能电池需要频繁的放电从而进行多次拆解更换,螺栓的固定结构无法提高蓄能电池盒拆卸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整体的使用效率;同时蓄能电池盒从限位框架内滑出,无法对蓄能电池盒滑动进行缓解,易使得蓄能电池盒从限位框架内脱出过快,导致限位框架内的蓄电池极易损坏。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光伏储能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光伏储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些装置对光伏作用下的蓄能电池需要频繁的放电从而进行多次拆解更换,螺栓的固定结构无法提高蓄能电池盒拆卸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整体的使用效率;同时蓄能电池盒从限位框架内滑出,无法对蓄能电池盒滑动进行缓解,易使得蓄能电池盒从限位框架内脱出过快,导致限位框架内的蓄电池极易损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光伏储能装置,包括三个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内侧活动安装有蓄能电池盒,所述限位框架前端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支撑斜柱A,所述限位框架前端的另一侧固定焊接有支撑斜柱B,所述支撑斜柱A下侧的前端面贯穿设置有方型凹槽A,所述方型凹槽A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块A,所述限位卡块A前侧固定设置有异型槽,所述异型槽内活动卡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前端固定焊接有活动杆,所述限位柱后侧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限位小型方块,所述异型槽内部底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直槽,所述限位柱和限位小型方块之间固定焊接连接,所述限位柱上的限位小型方块卡入位于限位直槽内,所述活动杆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直槽,所述限位直槽固定焊接有伸拉型弹簧,所述支撑斜柱B上端的前侧贯穿设置有方型凹槽B,所述方型凹槽B内固定焊接有限位卡块B,所述限位卡块B的前端中间处贯穿设置有L型卡槽,所述蓄能电池盒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十个梯形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架包括后端板、侧边固定板、固定底板、支撑梁,所述后端板下端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侧边固定板,两个所述侧边固定板的下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下端的两侧固定焊接有支撑梁,所述固定底板前方上端面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方形活动腔,所述方形活动腔内活动安装有小型棘轮。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包括连接杆、活动抵板、限位卡块,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活动抵板,所述活动抵板一侧的中间处固定焊接有限位卡块。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一侧贯穿设置有活动通孔,所述连接杆活动位于旋转杆上的活动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卡块固定位于伸拉型弹簧的内侧,所述限位直槽内部的一端和和活动抵板之间通过伸拉型弹簧固定焊接连接,所述活动抵板的四周表面和限位直槽内壁之间滑动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前后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柱固定焊接位于安装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鹏城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鹏城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0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