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大电流充电控制系统及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0135.0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2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宋锦海;贾俊国;海晓涛;邢建旭;卢峰;肖超云;刘海峰;郑松松;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商用电动汽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16;B60L58/10;B60L53/60;G07F15/00;H02J3/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春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电流 充电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大电流充电控制系统及充电方法,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充放电控制系统、充电连接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充电连接系统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通过通信系统读取充电需求,实现通信,通过控制系统及动力系统实现逻辑控制及充电,充电方法包括刷卡检测、充电枪连接检测、绝缘检测、握手、充电配置、充电及充电结束流程,保证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充电的快速连接,同时,满足充电的逻辑需求,提升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大电流充电控制系统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用充电桩是一种对电动力船舶进行充电的辅助装置,充电桩上设有充电插座,在需对船舶进行充电时,操作人员将充电枪插入电动船舶动力箱的充电插座,即可完成充电作业,与汽车充电桩相比,电动船舶的充电系统容量要求更大,电动船舶的充电电流更大,控制要复杂得多,由于电动船舶的电池容量大,还可以作为储能系统参与船舶用电的削峰填谷,这就对充电连接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大电流充电控制系统及充电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舶大电流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充放电控制系统、充电连接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充放电控制系统设置在充电装置内,所述充电装置与充电插头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充放电控制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置在船舶的电池柜内,所述电池柜上设有与所述充电插头配合的充电插座,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控制器,所述充电连接系统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芯(DC、CC),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芯(P2、P2),所述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芯(S+、S-)。
一种船舶大电流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刷卡检测:检测用户是否进行充电刷卡;
2)充电枪连接检测:检测充电枪是否连接正常;
3)绝缘检测:确保充电枪连接之后的绝缘性;
4)握手:调整电池控制器为充电模式;
5)充电配置:充电预置;
6)充电:对船舶进行充电;
7)充电结束:确保关机、散热、关门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充放电控制系统、充电连接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充电连接系统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通过通信系统实现充放电控制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快速通信,控制系统及动力系统实现逻辑响应及充电,连接迅速,充电效率高;通过刷卡检测、充电枪连接检测以及绝缘检测,能够实现充电时的逻辑控制需求,确保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时排查故障点,减少事故发生;通过握手、充电配置及充电流程,实现对船舶的充电,充电结束后,确保关机关门,并进入刷卡检测流程,等待下一次充电。
优选地,所述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连接系统的控制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系统及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开关装置,所述充放电控制系统及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充电连接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刷卡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1)检测用户是否刷卡,若未检测到刷卡,返回上一级,若检测到刷卡,进行开出检测;
2)开出检测若发现异常,则系统开出,返回上一级,若未检测到异常,充放电控制器实现预设;
3)进入充电枪连接检测。
优选地,所述充电枪连接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1)判断采样是否大于阈值,若未大于阈值,返回上一级,若采样大于阈值,计数器开始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商用电动汽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商用电动汽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0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