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刺刀头、穿刺装置以及活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0445.2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房丽娟;温潇溢;陈栋;李知翼;康金平;周英杰;孙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修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慧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3 | 代理人: | 徐海晟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刀头 装置 以及 活检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刺刀头、穿刺装置以及活检系统,其中的穿刺刀头包括,主体部以及多条刀刃,所述主体部设有呈圆锥形的圆锥表面;所述多条刀刃设于所述圆锥表面,所述多条刀刃的一端共接于所述圆锥表面的顶点;所述刀刃的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棱,所述多条刀刃的棱汇聚于同一点形成刀尖;沿所述圆锥形的轴线方向,所述刀尖位于所述顶点的外侧。通过多条刀刃的设计,提高穿刺刀头的锋利度,降低了穿刺刀头与患者的接触面积,使得手术中,操作者在进行穿刺时的穿刺力度减小,减少因穿刺力度过大导致的阻止移动的现象,优化手术效果,同时节约了手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刀头、穿刺装置以及活检系统。
背景技术
穿刺,是医学中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例如临床活检和微创穿孔等,将穿刺针刺入病人体内切取或消除病变组织。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三凹面穿刺刀头,而三凹面穿刺刀头的穿刺力度大小随着外径增大不断增大。例如,外径5.1mm的三棱形刀尖,不同厂家的加工结果,穿刺力度分布在3.0-6N之间,其中穿刺力接近3.0N的状态对于加工和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都提出极高的要求。并且过程中无论怎样调整穿刺角度三棱角度,都不能再减小穿刺力。穿刺力大导致医生手术难度加大,且造成穿刺过程中组织因受压移动,增加组织定位难度,延长手术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刺刀头、穿刺装置以及活检系统,以解决穿刺刀头锋利度低,操作时所需穿刺力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穿刺刀头,包括主体部以及多条刀刃,所述主体部设有呈圆锥形的圆锥表面;
所述多条刀刃设于所述圆锥表面,所述多条刀刃的一端共接于所述圆锥表面的顶点;
所述刀刃的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棱,所述多条刀刃的棱汇聚于同一点形成刀尖;
沿所述圆锥形的轴线方向,所述刀尖位于所述顶点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刀刃设有两个刀面和两个侧面,所述两个刀面设于所述刀刃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棱是所述两个刀面相交形成的,所述两个侧面分别设于所述棱的两侧,所述侧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刀面,所述侧面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主体部。
可选的,所述棱包括第一棱部与第二棱部,所述第一棱部为圆弧或样条曲线,所述第二棱部为圆弧或样条曲线,所述第一棱部设于所述刀尖与所述第二棱部之间;
所述第一棱部对应的圆心或限制点位于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棱部对应的圆心或限制点位于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穿刺刀头还包括多个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为光滑曲面,所述第一过渡面连接于所述侧面与所述圆锥表面之间。
可选的,所述穿刺刀头还包括多个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过渡面连接于所述顶点与所述刀尖之间,且连接于对应的两个相邻的刀刃的侧面之间。
可选的,所述多条刀刃绕所述圆锥形的轴线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刀刃的数量为三条。
可选的,以经过所述圆锥形的轴线的面为剖面,所述圆锥表面在所述剖面的两条线之间所呈的夹角处于50°-60°的范围内。
可选的,以垂直于所述圆锥形轴线的平面为参考平面,所述棱的切线与参考平面的夹角处于55°-65°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穿刺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所述的穿刺刀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活检系统,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所述的穿刺刀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修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修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0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