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浮选分选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1190.1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5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王英姿;韩顺成;魏宇峰;李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01/00;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浮选 分选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铁矿分选领域。一种提高浮选分选效率的方法,步骤一、检测选矿循环水中絮凝剂和混凝剂的总残留量、浊度、Ca2+浓度;步骤二、如果循环水絮凝剂和混凝剂的总残留量平均值大于等于2mg/L或者浊度大于等于300ppm、或者Ca2+浓度大于等于250mg/L,则调整靶向用药中絮凝剂和混凝剂用量,然后返回步骤一,否则等待额定时间返回步骤一。本发解决了选矿过程中由于添加的各种药剂造成的高碱度、高硬度、高粘度水质,在回用时严重干扰浮选过程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矿分选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铁矿资源禀赋差,开发利用难度大,主要表现为“贫、细、杂”。难选赤铁矿储量占总储量的1/3,其中微细粒嵌布的鞍山式红磁铁矿石储量约占30亿吨。微细粒红磁混合铁矿,其30μm级别磨选由于铁矿物和脉石矿物种类多、铁矿物嵌布粒度微细,细磨产生的19μm微细粒级矿物的选别以及综合水质改善仍是困扰选矿效率和品质提升的两大技术难题。采用的浮选药剂对19μm微细粒级铁矿物的选择性差,同时造成高碱度、高硬度、高粘度水质,在回用时严重干扰浮选过程,造成药剂消耗增多,浮选分选效果变差,质量波动大,金属流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微细粒铁矿浮选(30μm级别磨选)领域19μm级别铁矿物损失高、药剂和能耗高、高碱度高硬度高粘度工艺循环水导致选矿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浮选分选效率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检测选矿循环水中絮凝剂和混凝剂的总残留量、浊度、Ca2+浓度;
步骤二、如果循环水絮凝剂和混凝剂的总残留量平均值大于等于2mg/L或者浊度大于等于300ppm、或者Ca2+浓度大于等于250mg/L,则调整靶向用药中絮凝剂和混凝剂用量,然后返回步骤一,否则等待额定时间返回步骤一。
调整靶向用药时,絮凝剂占铁矿浮选总量小于100 g/t,絮凝剂和混凝剂溶于水中时,絮凝剂耐受限值小于1mg/L,混凝剂耐受限值小于5 mg/L,Ca2+耐受性限值小于250mg/L。
循环水为尾矿回水、精矿回水、浮选环水,步骤二中,循环水絮凝剂和混凝剂的总残留量平均值是指尾矿回水、精矿回水、浮选环水中絮凝剂和混凝剂的总残留量相加后除以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水质环境改善的靶向用药用量和以“浊度+PAM含量+硬度”为主的水质综合控制技术的实施,解决了选矿过程中由于添加的各种药剂造成的高碱度、高硬度、高粘度水质,在回用时严重干扰浮选过程,造成药剂消耗增多,浮选分选效果变差,质量波动大,金属流失严重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全面了解微细粒红磁混合铁矿浮选现场循环水系统各水质状况(30μm级别磨选),分别对循环水中的pH值、固体悬浮物SS、电导率、总硬度、PAM浓度、混凝剂、总氮等指标进行了试验分析考查;通过考查分析,重要影响因素为絮凝剂、混凝剂用量;一般因素为Ca2+浓度。影响试验分别见表1、表2。
表1 絮凝剂、混凝剂不同浓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
由表1可知:
(1)絮凝剂对浮选指标影响较大,用量从0mg/L增加至5mg/L,精矿产率越来越低,但精矿品位变化不大,精矿回收率降低6~8个百分点,说明水中的絮凝剂PAM会导致浮选分选效果变差,这是影响现场浮选指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1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