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亮度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2233.8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8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洪壮松;郑泽彬;黄金成;周敦涛;熊鹏;智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菲光电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胡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亮度 低温 多晶 液晶显示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亮度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涉及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其自身散热降温效果较弱,普遍采用传统静置散热方式,极易导致多晶硅液晶显示屏温度过高,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包括液晶背板;所述液晶背板安装在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后侧,液晶背板采用导热金属制成,且液晶背板内部为中空状;所述进液管固定安装在液晶背板后侧左端,且进液管底部与泵体相连,泵体固定安装在液晶背板后侧;本发明通过冷却液对液晶背板进行降温,从而起到对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降温效果,避免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长期在高温状态下运行,影响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亮度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低温多晶硅的全称是“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多晶硅又简称为p-Si,下同)”,它是多晶硅技术的一个分支,对LCD显示器来说,采用多晶硅液晶材料有许多优点,如薄膜电路可以做得更薄更小、功耗更低等等,在多晶硅液晶显示屏运行时,通常配套设置降温机构,保障多晶硅液晶显示屏运行效果。
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可以参考CN100437985C号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温多晶硅的液晶显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结构包括基板,其具有多个像素区域,各像素区域具有控制区域、电容区域和显示区域,该结构先在基板上形成透明电极,并在透明电极上,且分别在控制区域、电容区域及显示区域的位置,形成控制装置、储存电容装置和显示单元,因此,可提高其电容并减少光掩模制造工艺。
现有类似的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其自身散热降温效果较弱,普遍采用传统静置散热方式,多晶硅液晶显示屏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有效的释放至外界,极易导致多晶硅液晶显示屏温度过高,多晶硅液晶显示屏长期在高温状态下运行,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亮度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以解决现有类似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其自身散热降温效果较弱,普遍采用传统静置散热方式,多晶硅液晶显示屏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有效的释放至外界,极易导致多晶硅液晶显示屏温度过高,多晶硅液晶显示屏长期在高温状态下运行,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高亮度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高亮度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包括液晶背板;
所述液晶背板安装在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后侧,液晶背板采用导热金属制成,且液晶背板内部为中空状;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固定安装在液晶背板后侧左端,且进液管底部与泵体相连,泵体固定安装在液晶背板后侧;
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固定安装在液晶背板后侧左端,且散热管与泵体相连;
所述液晶背板后侧左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A和散热风机B,且散热风机A位于散热风机B顶部,并且散热风机A排风口朝向底部,散热风机B排风口朝向顶部;
防尘壳,所述防尘壳固定安装在液晶背板后侧左端,且进液管、散热管、泵体、散热风机A和散热风机B均位于防尘壳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背板内部开设有液冷通道,液冷通道呈上下弯曲状,液晶背板后侧左端开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进液口和排液口分别与液冷通道两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背板后侧右端呈排列等距设有散热条,散热条呈曲折状。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顶端与进液口相连通,进液管底端通过泵体与散热管出液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底端与排液口相连通,散热管呈上下弯曲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菲光电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菲光电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2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