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箱内置导音管散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3664.6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7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贤;沈洋;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唐飚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箱 内置 导音管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箱内置导音管散热结构,包括音箱箱体及设置于音箱箱体内的导音管,所述音箱箱体内设有功放腔及喇叭腔,该功放腔的腔体壁上设有散热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设置于功放腔的腔体侧壁上,且喇叭腔通过导音管与功放腔连通。现在把导音管固定到功放腔的腔壁上使喇叭腔与功放腔连通。这样在机器在工作时候,喇叭腔体的气流会通过喇叭的振动从导音管排出和吸入,利用这点从而把功放盒的空间热气从自然对流散热变为有源动力散热,音箱调到越大声,发热量就越大,导音管的风就越大,散热效果就更好。而且这样的结构对声音也不会有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箱,特别是一种音箱内置导音管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功放盒藏于音箱箱体内,而音箱的主要电路和电子元件均设置在功放盒内,因而功放盒内发热量大,以前靠的是功放盒上的散热孔自然对流散热,因为音箱箱体空间容积太小,不利于散热,导致功放盒内热量容易聚集而温度高,不能满足测试标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音箱内置导音管散热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音箱内置导音管散热结构,包括音箱箱体及设置于音箱箱体内的导音管,所述音箱箱体内设有功放腔及喇叭腔,该功放腔的腔体壁上设有散热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设置于功放腔的腔体侧壁上,且喇叭腔通过导音管与功放腔连通。
所述音箱箱体内相对设有密封板,所述喇叭腔及功放腔通过密封板分隔而成,所述密封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导音管一端穿过该通孔且与密封板固定。
所述密封板为海绵密封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旧有结构设计导音管是固定在喇叭腔的腔壁上且与外界连通,为了解决这个散热不足的问题,现在把导音管固定到功放腔的腔壁上使喇叭腔与功放腔连通。这样在机器在工作时候,喇叭腔体的气流会通过喇叭的振动从导音管排出和吸入,利用这点从而把功放盒的空间热气从自然对流散热变为有源动力散热,音箱调到越大声,发热量就越大,导音管的风就越大,散热效果就更好。而且这样的结构对声音也不会有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音箱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音箱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3是功放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箱内置导音管散热结构,包括音箱箱体1及设置于音箱箱体1内的导音管2,音箱箱体1成方形条状,所述音箱箱体1内设有功放腔3及喇叭腔4,喇叭腔4相对设置于功放腔3两侧,该功放腔3的腔体壁上设有散热孔(图中未显示出),喇叭腔4内有喇叭,所述导音管2设置于功放腔3的腔体侧壁上,且喇叭腔4通过导音管2与功放腔3连通,这样这样在机器在工作时候,喇叭腔4体的气流会通过喇叭的振动从导音管2排出和吸入,从而加快加大了功放腔3内的气体流动与外界气体的交换,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如图所示,所述音箱箱体1内相对设有密封板5,所述喇叭腔4及功放腔3通过密封板5分隔而成,密封板5是方形海绵板,通过过盈配合装在音箱箱体1中,所述密封板5上设有通孔,所述导音管2一端穿过该通孔且与密封板5固定,导音管2通过胶水固定在密封板5上,而且导音管2一端有环形侧板6,因而可以做安装定位,且也可以涂胶,提高了连接牢固性。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音箱内置导音管2散热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3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科视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光学系统、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