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短期负荷概率密度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3907.6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8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陶晓峰;黄福兴;陆洋;杨学良;吕朋朋;刘涅煊;孙萌;熊霞;李远航;邓良柱;张群星;周洋;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Q10/04;G06Q50/06;G06N3/04;G06N3/08;G06F11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俞翠华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位数 回归 短期 负荷 概率 密度 预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短期负荷概率密度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获取DL‑LSTM‑A深度网络模型,所述DL‑LSTM‑A深度网络模型包括若干个双层LSTM网络元胞和注意力机制模块,各双层LSTM网络元胞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注意力机制模块相连;所述注意力机制模块将各双层LSTM网络元胞的输出进行加权求和;所述双层LSTM网络元胞包括顺次相连的两个LSTM元胞;利用训练数据训练获得DL‑LSTM‑A网络中待优化的各个参数,获得优化后的DL‑LSTM‑A深度网络模型;将获取到的电力负荷消耗的影响因素输入至优化后的DL‑LSTM‑A深度网络模型,获得分位数;采用非参数密度估计方法对分位数进行处理,获得最终的负荷概率密度函数。本发明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长期电力负荷概率密度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电力负荷预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短期负荷概 率密度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电力负荷点预测过程,负荷的概率密度预测能给出分位数、预测区间或 概率密度函数等特征来描述电力负荷中的不确定性,受到学界和业界的持续关注。另外从 时间跨度上看,预测的范围可以从分钟、小时到天月年等。电网中不同的需求所对应的预 测时间跨度也不一样。由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能够提供精确地电力负荷预测因而受到了广 泛的关注。
对于电力负荷短期概率密度预测,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获得电 力负荷的分位数,第二步采用核密度估计获得概率密度函数。线性分位数回归利用线性函 数描述电力负荷与参数间的关系,是较为基础的方法。由于电力负荷通常呈现非线性的特 征,线性函数所预测的结果并不是很优越。现阶段非线性的预测方法,如基于SVM模型、 基于CNN-GRU模型的方法等不能有效描述复杂时序数据的高阶特征,预测精度有待提高。 因此,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短期负荷概率密度预测方法、装置 及系统,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长期电力负荷概率密度预测。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短期负荷概率密度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DL-LSTM-A深度网络模型,所述DL-LSTM-A深度网络模型包括若干个双层LSTM网络元胞和注意力机制模块,各双层LSTM网络元胞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注意力机 制模块相连;所述注意力机制模块将各双层LSTM网络元胞的输出进行加权求和;所述双 层LSTM网络元胞包括顺次相连的两个LSTM元胞;
利用训练数据训练获得DL-LSTM-A网络中待优化的各个参数,获得优化后的 DL-LSTM-A深度网络模型;
将获取到的电力负荷消耗的影响因素输入至优化后的DL-LSTM-A深度网络模型,获 得分位数;
采用非参数密度估计方法对分位数进行处理,获得最终的负荷概率密度函数,完成基 于分位数回归的短期负荷概率密度预测。
可选地,所述分位数的获取方法包括:
定义电力负荷预测值Y的计算公式为:
Y=f(h,d,ty,s,te,n,l,Yo)
其中,h∈{1,2,…,24}为一天中的小时数,d∈{1,2,…,365}指一年中的某一天;ty是天 的类型,ty=1指工作日,ty=0指休息日;s指季节,用{1,2,3,4}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 节,te指当前时刻的温度,用摄氏度来描述;n指当前终端所服务的用户数,Yo是历史负 荷值,f(·)为非线性的复杂函数,用来描述电力负荷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函数;
定义电力负荷预测值Y的分布函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3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