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室内装修智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4157.4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邹燕军;颜广稚;黄健东;韩雪;刘锦超;李翼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三建筑装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8 | 分类号: | E04F13/08;E04F13/21;E04F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室内 装修 智能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室内装修智能系统,包括包括定位安装装置,定位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将墙板单元托起的托板、控制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定位安装装置设置有第一动力件,第一动力件驱使套环沿竖杆长度方向竖向移动,定位安装装置设置有第二动力件,第二动力件驱使竖杆沿底架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控制器通过电线同时与第一驱动件、第一动力件、第二动力件、压力传感器以及电磁铁连接;当压力传感器受压时,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当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信号时,控制器驱使第一驱动件、第一动力件、第二动力件以及电磁铁工作,从而实现墙板单元的智能自动化安装,便于对墙板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室内装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室内装修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室内装修在装修的应用中较为普遍,具有制造成本低,安装快捷的优点,深受制造厂商和顾客喜爱。
相关技术中,装配式室内装修包括室内墙板安装,室内墙板分为若干块墙板单元,在安装墙板前,一般先在墙面安装固定龙骨架,墙板单元通过铁钉一一固定在龙骨架上,从而拼装成一面墙体,减少了混凝土使用,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固定墙板单元时,需要安装人员扶住墙板单元,然后通过敲打铁钉完成墙板单元固定,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安装,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室内装修智能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室内装修智能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室内装修智能系统,包括定位安装装置,龙骨架表面安装有修饰边框,修饰边框所围成的区域作为墙板单元的安装区域;墙板单元下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两端分别与墙板单元的正面、墙板单元的背面连通;墙板单元的背面开设有位于墙板单元下端的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连通于卡槽底壁;墙板单元的背面开设有位于墙板单元上端且与墙板单元上端面连通的第二沉槽;当上下相邻两块墙板单元拼接时,所述第一沉槽与第二沉槽拼接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定位安装装置包括水平穿设于卡槽内并将墙板单元托起的托板,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墙板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填充容纳槽以及卡槽的填充块,所述填充块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竖直滑动连接有两根插杆,两根所述插杆锁固于空腔内;所述填充块可拆卸连接于托板端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驱使两根插杆伸出空腔外的第一弹性件,当所述填充块填充于容纳槽、卡槽且所述托板抽离卡槽时,两根所述插杆解锁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分别插接于容纳槽的两个限位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定位安装装置的托板与墙板单元的卡槽卡接,从而可将墙板单元托起,并将墙板单元放置安装位,同时,在托板端部可拆卸连接填充板,在上下相邻的墙板单元拼接后,可在托板抽离卡槽时,填充板填充于位于上方的墙板单元的第一沉槽与位于下方的墙板单元的第二沉槽拼接形成的容纳槽,有利于减少填缝操作,与此同时,托板与抽离卡槽时,插杆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插于容纳槽的上下两个限位孔内,从完成上下相邻的墙板单元的连接,具有操作简单,便于安装的作用;从墙板单元的背面进行锁固,有利于减少因安装人员正面触碰而造成误解锁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连接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托板端部设置有水平贯穿于填充块的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抽离托板时,填充块抵住容纳槽底壁,使得填充块留在容纳槽和卡槽内,同时,支撑杆与填充块的插接,便于填充块与支撑杆快速分离。
优选的,两根所述插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套接于支撑杆外周面的限制环,当所述限制环套接于插杆外周面时,所述插杆锁固于空腔内;当所述支撑杆抽离空腔外时,两根所述插杆解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可为插杆提供反作用力以平衡弹性件的弹力,从而实现插杆锁固在空腔内目的,同时弹性件的弹力增大了限制环与支撑杆的摩擦力,可降低托板在移动过程中填充块与支撑杆出现相对滑动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填充块与托板的连接稳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三建筑装修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三建筑装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4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变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 下一篇:零冷水燃气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