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5444.7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4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邓先功;郝晶淼;季鹏;邓海亮;丁祥;冉松林;张毅;樊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1/02 | 分类号: | C30B1/02;C30B1/10;C30B29/36;C30B29/62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李照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碳化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碳化硅晶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铬源、硅粉、碳源,将铬源、硅粉与碳源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粉体;2)按配比称取粘结剂,将粘结剂加入到混合粉体中,混合均匀,困料,压制成型,制得坯体;3)将坯体在80‑180℃下干燥6‑48h,然后在埋碳条件下,经1100‑1500℃热处理l‑10h,即制得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本发明对设备要求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控、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用该方法制备的碳化晶须具有数量多、长径比大、纯度高和应用前景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化硅晶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晶须具有熔点高、力学性能优异、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等优点,是一种优异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韧增强体,可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已被广泛的用于航空航天、高温窑炉、机械、化工等领域。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碳热还原法、微波加热法、气相沉积法、直接反应法等。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硅晶须时反应温度高、能耗大,且制品中SiO2杂质难以分离。微波加热法虽升温速率快、反应温度低、清洁环保,但该方法所用设备价格高、难以规模化生产。气相沉积法可合成纯度高的碳化硅晶须,但产量极其有限,很难工业化应用。
直接反应法是制备碳化硅晶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和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其也存在热处理温度高,反应时间长,碳化硅晶须少、长径比小等缺点。近年来,为制备出性价比高的碳化硅晶须,研究人员采用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铁、钴和镍等催化剂,进行催化制备碳化硅晶须,该方法虽然能制备出形貌可控的碳化硅晶须,但是铁、钴和镍熔点低,加入后会降低碳化硅晶须的高温力学性能,且钴和镍价格相对昂贵,很难规模化生产。
总之,现有碳化硅晶须制备方法存在反应温度高、能耗大、反应速率慢、反应不完全、设备昂贵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碳化硅晶须的应用和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和成本低的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工艺制备的碳化硅晶须具有数量多、长径比大、纯度高和产业化应用前景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铬源、硅粉、碳源,将铬源、硅粉与碳源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粉体;
2)按配比称取粘结剂,将粘结剂加入到混合粉体中,混合均匀,困料,压制成型,制得坯体;
3)将坯体在80-180℃下干燥6-48h,然后在埋碳条件下,经1100-1500℃热处理l-10h,即制得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铬源、硅粉、碳源的质量比为0.025-0.15:1.5-3.5:1。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铬源为氯化铬、三氧化二铬、硫酸铬和硝酸铬中的一种,且氯化铬、三氧化二铬、硫酸铬和硝酸铬为工业纯或为分析纯。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硅粉中Si的含量≥90%,粒径≤100μ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碳源为微晶石墨、鳞片石墨、膨胀石墨、纳米炭黑中的一种,且微晶石墨、鳞片石墨、膨胀石墨、纳米炭黑为工业纯或为分析纯。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铬催化的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粘结剂、混合粉体的质量比为0.01-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