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切片资源预留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5638.7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0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杨文俊;蓝万顺;黄海晖;李刚;贾晓光;朱志浩;董浩;钱进;刘丹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6 | 分类号: | H04W28/26;H04W24/08;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宇杨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切片 资源 预留 分析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切片资源预留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主覆盖小区配置第一网络切片,以及对第一网络切片配置初始上行资源预留比例;确定各邻区对主覆盖小区的底噪影响排序,根据各邻区内的测试终端的上行灌包测试,确定第一网络切片的上行速率峰值;根据上行速率峰值、初始上行资源预留比例和置于第一网络切片中测试设备的上行码率需求值确定第一网络切片的计划用上行资源预留比例;根据计划用上行资源预留比例对主覆盖小区内的测试设备进行上行灌包测试,确定第一网络切片的上行资源预留比例,实现高效高性价比的切片资源预留分析及确定,为运营商各营业厅和大型会展场所展示切片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切片资源预留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G网络面向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机器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三大业务场景,以全新的网络架构,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网络切片”是5G区别于4G的标志性技术之一,5G网络切片技术,涉及QOS、切片和切片调度等内容,通过逻辑“专网”服务垂直行业,是运营商拓展行业客户、催生新型业务、提高网络价值的有力抓手。5G网络切片技术可以通过切片资源的预留,为用户提供更优的网络体验,而如何预留网络资源并配置切片、如何向用户展示切片能力值得深入研究。
现有的网络切片资源预留方法,因运营商普遍未具备SLA级别的完整切片指标监控能力,且普遍未实现切片资源的自动预留和调优,目前切片预留主要通过现场优化人员根据经验配置,通常会预留较多以保证能够满足服务要求,但是某一切片的资源预留会影响到基站为其他切片提供服务的能力,过多的预留会形成资源浪费;在用户想要了解切片预留的效果时,目前只能口头理论介绍或者通过峰值测速对比,但是峰值速率并不是大多数切片预留的使用场景,不能很好的切合用户的实际业务,市场需要有更直观且便于理解的切片能力展示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切片资源预留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切片资源预留分析方法,包括:
对所述主覆盖小区配置第一网络切片,以及对所述第一网络切片配置初始上行资源预留比例;
确定各邻区对主覆盖小区的底噪影响排序,根据各邻区内的测试终端的上行灌包测试,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上行速率峰值;
根据所述上行速率峰值、所述初始上行资源预留比例和置于所述第一网络切片中测试设备的上行码率需求值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计划用上行资源预留比例;
根据所述计划用上行资源预留比例对所述主覆盖小区内的测试设备进行上行灌包测试,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上行资源预留比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各邻区对主覆盖小区的底噪影响排序,根据各邻区内的测试终端的上行灌包测试,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上行速率峰值,包括:
获取所述主覆盖小区的底噪数据,根据所述底噪数据预测主覆盖小区的上行底噪峰值;
获取各邻区的测试场强、各邻区与所述主覆盖小区的切换次数和上行PRB利用率;
根据所述底噪数据和各邻区的上行PRB利用率确定所述主覆盖小区的底噪和各邻区的上行PRB利用率的关联系数;
根据各邻区的测试场强、各邻区与所述主覆盖小区的切换次数和主覆盖小区的底噪和各邻区的上行PRB利用率的关联系数,确定各邻区的底噪影响排序;
基于各邻区的底噪影响排序,从影响最大的邻区开始,找到邻区与主覆盖小区的切换边缘,在测试终端刚占用到邻区时进行上行灌包测试,以预设的第一步长逐步提高灌包速率,直至主覆盖小区的底噪达到上行底噪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