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准系统及印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5890.8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高伟晋;刘倩倩;包振健;李先军;杨皓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B41F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印刷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套准系统,所述套准系统适用于对多个色组的套准控制,每个色组配置有一个套准模块,每个套准模块可结合承印材料变形独立确定图像采集时机,从而消除拍照时机的累积误差,保证在小视场条件下采集到正确靶标;每个套准模块仅用于检测其对应色组相对基准色组的套偏值,因此,各色组的套准调整相互独立,避免因调整某一个或几个色组的参数而导致后续色组参数均随之调整,并且,所述套准系统对各色组套偏值的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所述套准系统中每个套准模块均配置嵌入式处理器,不设置统一工控机,从而提高处理速度,降低通信延时,使得印刷品的套准精度高,适用于柔印、凹印以及数码印等多种印刷场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印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准系统及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多色组印刷设备上,颜色复杂图案一般通过多个色组在同一位置叠套印刷形成,在试机阶段,保证多色组在同一位置精准叠套的过程称为套准。现有的多色组印刷设备,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色组和一个套准模块,各色组均使用同一个靶标同一个套准模块实现套准测量和控制,如果调整其中某一个色组的触发时间或者距离等参数,则所有色组的相应参数均需要随之调整。
套准方案包括人工套准、光电套准和视觉套准三种。人工套准方案为印刷机操作人员观察静止画面中的靶标,所用靶标通常为如图1a所示的十字靶标。光电套准方案所用设备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器、多个色标传感器,每个色组分别对应一个色标传感器,中央处理器通过信号总线与各个色标传感器联通,通过获取色标传感器在不同色组印刷靶标经过时的触发间隔和触发时间,得到套偏值,并将所述套偏值反馈至印刷机,印刷机根据所述套偏值不断修正触发时长从而实现自动套准,为适合色标传感器触发,光电套准方案所用靶标一般设计为矩形、三角形或者梯形等,图1b示出的光电套准靶标为梯形。视觉套准也可以实时自动套准,该系统通常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图像采集器,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器所采集的图像包括单页印刷品上所有色标,通过拍摄基准色组和任意色组依次在同一位置印刷形成的靶标区域,通过机器视觉方法提取不同色组的印刷特征,进行图案拟合得到套偏值。为提高拟合精度,视觉套准所用靶标一般设计为同心点环形,如图1c所示。
高质量要求的精美印刷品通常要求更高的套准精度,而现有技术的套准方案难以满足这类高质量印刷要求。具体地,人工套准方案中操作人员根据十字笔画的宽度,手动调节各色组相位偏差,这种套准方式完全根据人眼进行,不仅调节时间长,效率低,调机阶段物料浪费严重,并且最终调节精度不能保证。光电套准方案受限于色标传感器自身精度较低,光电套准方案尚无法满足高端印刷品的高精度需求,特别是在印刷拉伸系数较大的材料时误差范围较大,更是无法保证套准精度。视觉方案但受限于图像采集装置需要成像面为平面,然而印刷点位置为弧面,因此需要将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印刷点下游位置,即,图像采集装置的安装位置与印刷点之间有一定距离,这会导致套偏值数据滞后,特别是在印刷机加减速过程中,印刷张力易发生变化,导致印刷基材变形,进而导致无法维持套准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套准系统及应用所述套准系统的印刷设备,所述套准系统包括多个色组,每个色组配置有一个套准模块,每个套准模块可根据承印材料形变独立确定目标套准靶标图像采集时机,从而消除图像采集时机的累积误差,保证在小视场条件下仍能采集到正确的目标套准靶标图像。每个套准模块用于检测其对应的特定色组相对基准色组的套偏值,因此,所述套准系统中各色组的套准参数的调整相互独立,避免因调整某一个或几个色组的参数而导致后续色组参数均随之调整,并且,所述套准系统中每个套准模块各自配置有嵌入式处理器,不设置统一的工控机,从而提高处理速度并降低通信延时。进一步地,所述套准系统对各色组套偏值的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使得印刷品的套准精度高,适用于柔印、凹印以及数码印等多种印刷场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