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整理剂及使用其整理纯棉织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7295.8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廖师琴;杨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服装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M11/46 | 分类号: | D06M11/46;D06M11/71;D06M11/83;D06M13/148;D06M13/50;D06M15/13;D06M15/356;D06M15/03;D06M15/59;D06M13/224;D06M15/285;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丹锡 |
地址: | 330201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整理 使用 纯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织物整理剂,包括第一整理剂和第二整理剂,其第一整理剂和第二整理剂都拥有特定组分的原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织物整理剂的整理纯棉织物方法。本发明公开的织物整理剂,分为不同用途的两份,采用特定的原料和配比,用其来整理纯棉织物的方法操作简单。经过本发明整理方法整理后的纯棉织物,具有快速排汗干燥、导热性能,采用该棉织物制得的衣服具备了优异的吸湿凉爽性能,能满足人们多种不同的需求,实用性高,适用范围广泛,同时经过整理的纯棉织物还具备抗紫外能力、防水性和撕破强力的能力,同时具有抗菌、抑菌性能,避免滋生霉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物整理剂及使用其整理纯棉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己不单一满足衣食住行的简单需求而是向健康、舒适等更高追求迈进。从穿衣角度讲己不再单一追求衣料的好看、耐用,而是希望衣服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性。夏日既是阳光暴晒的日子,也是人们大汗淋漓的季节,人们在防护自身免受紫外线侵袭的同时,又迫切需要穿着凉爽、舒适的服装。这就对我们现有传统的纺织织物提出了挑战,因此具有吸湿凉爽性的纤维织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追捧。
目前的导湿纯棉织物由于其吸汗的特性,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同时,现有的该类纯棉织物制备工艺复杂,且使用时舒适性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导湿纯棉织物工艺复杂,抗菌能力差,不够舒适的缺陷,进而提供了一种织物整理剂及使用其整理纯棉织物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整理剂,包括第一整理剂和第二整理剂,所述第一整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整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整理纯棉织物方法,使用上述织物整理剂,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纯棉织物浸渍在第一整理剂中进行浸轧;
S2:在浸轧后的纯棉织物表面喷涂第二整理剂;
S3:将纯棉织物进行烘焙、皂洗和烘干。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浸轧方法为将第二整理剂倒入浸轧机中,将纯棉织物浸轧后放入烘箱中,60-80℃环境下烘干。
优选地,所述浸轧中浸渍和压轧的次数不少于2次。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喷涂方法为喷涂2层,每层厚度为0.03-0.05mm。
步骤S3中所述焙烘温度为120-160℃,焙烘时间为2-6min;
S3中所述皂洗温度为70-80℃,时间为4-6min,其中皂洗用的皂液优选使用高级脂肪酸与烧碱反应制成,然后再通过盐析将反应后的有效部分高级脂肪酸钠分离而制得;
S3中所述烘干为先采用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40-50℃,干燥2-3min后将温度升至80-90℃,再干燥2-3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纯棉织物,采用上述整理纯棉织物方法进行整理得到。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备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服装学院,未经江西服装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7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