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材制造用金属熔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7441.7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0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敏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4;F27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2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金属 熔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用金属熔炼装置,包括熔炼炉,熔炼炉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板,熔炼炉靠近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熔炼炉内部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熔炼加热片,密封盖板底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辅助搅拌机构,辅助搅拌机构的四周均匀滑动连接有张力配重板,密封盖板顶部靠近中间位置的对称固定连接有配合限制机构,熔炼炉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斜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熔炼炉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对接组件,热对接组件靠近顶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铲料组件,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该增材制造用金属熔炼装置,达到了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实时调节结构工作状态,提高加热熔炼时材料的流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材制造用金属熔炼装置。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对原材料去除-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种“自下而上”通过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从无到有。这使得过去受到传统制造方式的约束,而无法实现的复杂结构件制造变为可能。
传统的金属熔炼设备不能将金属材质均匀并快速熔融,降低了加工效率,同时熔炼耗能高,由于金属材质颗粒大小不同,未能被及时熔融的金属静止在材料中,向外导出时会对装置造成堵塞,并且传统熔炼装置排料时的压力不能将材料充分排出,造成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用金属熔炼装置,解决了传统的金属熔炼设备不能将金属材质均匀并快速熔融,降低了加工效率,同时熔炼耗能高,由于金属材质颗粒大小不同,未能被及时熔融的金属静止在材料中,向外导出时会对装置造成堵塞,并且传统熔炼装置排料时的压力不能将材料充分排出,造成材料的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增材制造用金属熔炼装置,包括熔炼炉,所述熔炼炉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熔炼炉靠近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熔炼炉内部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熔炼加热片,所述密封盖板底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辅助搅拌机构,所述辅助搅拌机构的四周均匀滑动连接有张力配重板,所述密封盖板外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密封盖板顶部靠近中间位置的对称固定连接有配合限制机构,所述熔炼炉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斜板,所述熔炼炉外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熔炼炉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对接组件,所述热对接组件靠近顶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铲料组件。
优选的,所述辅助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轴杆,所述驱动轴杆的顶部与密封盖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杆外部表面的四周均匀设置有限制轨道,所述张力配重板的内侧与限制轨道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轴杆外部的表面且位于限制轨道之间的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搅拌连杆。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对接插头,两个竖向位置所述的搅拌连杆之间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刮料弧板。降低安装阻力,并保证后续搅拌加工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杆的外部表面且位于搅拌连杆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空气伸缩杆,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搅拌连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铲料压缩气杆,所述铲料压缩气杆的输出端与空气伸缩杆连通。降低结构与材料之间的阻力,方便机构插入金属材料堆内部。
优选的,所述配合限制机构包括密封气压仓,所述密封气压仓固定在密封盖板的顶部,所述密封气压仓的下方设置为连通状态,并且密封气压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阀板。
优选的,所述密封阀板的顶部通过压缩弹簧与密封气压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阀板与张力配重板之间具有磁性吸力。提高了材料向外排出的压力,为熔炼材料的排放提供充足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敏,未经刘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7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